20180920連雋偉

讓人民過得好 樂見政策髮夾彎

旺報觀點

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說,應對台胞居住證措施,會求取最大公約數,我們認為,這是在深綠對居住證的一片追殺聲中,終於有理性的聲音,為了兩岸關係好、台灣人民過得好,任何的政策轉彎都該被鼓勵。

大陸自9月起開放台胞申辦居住證以來,綠營不斷加碼放話,從限縮任公職權、或是申領即除籍,台胞還沒享受到居住證的便利,卻先被自己的政府威嚇,放在自稱民主自由的台灣來看,有點莫名其妙。

從最近一連串各方所披露的修法因應居住證措施,有些顯得沒必要,如限制服公職權,試問,能申辦居住證的人,必須在陸住滿半年,還要有穩定工作,這樣的人,如何在台任公職,即便有意願,也不符台灣現行法規,根本不用再修法。

至於除籍的規定,則完全是逼台胞選邊站,細看居住證,申領者不可能因此自然成為中共黨員,在大陸還是沒戶籍,不能參選人大或政協。至於有統戰的意圖,當兩岸成為制度之爭,紅綠比賽誰愛台胞,管他統不統戰,民進黨政府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經營好台灣這塊樂土,讓台胞最終還是回到家鄉。

坦白說,台灣民眾要的其實很簡單,就是希望「日子能過得一天比一天好」,但民進黨執政2年多來,兩岸流於意識型態之爭,台灣的國際空間不只越來越小,經濟情況日益走下坡,整個台灣發展形同原地踏步。

愛台灣就是要讓台灣人民的日子過得更好,台胞認為在台灣生活過得好,自然就會留在台灣,大陸任何政策都效果有限,這應該是當前執政者民進黨政府施政的第一要務。只要民進黨政府能夠從改善台灣民眾的生活出發,說真的,其在兩岸政策多幾個「髮夾彎」,非但不應該提出質疑,反而應鼓勵其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