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青年交流 勿成政治工具

中國科協「玉山計畫」招募台生赴陸實習,成功大學、新竹清華等公立大學則未接獲陸方邀請,熟知兩岸青年交流的台青認為,中國科協今年邀請台大與政大,恐不只出自於實習單位與校系的對口考量,大陸邀請台生實習,多偏好台灣公立頂大學生,仍存在機會不均等的問題。
首鋼基金創業公社港澳台事業部總經理鄭博宇表示,近年來台生到大陸實習,領域多元成趨勢,其中問題出在大陸釋出的實習條件、時間不一,並且像是「條件最優渥」的中國科協,提出的多是大型或代表性企業、組織的實習機會。
在招募學生上,除了講究專業的對口,更青睞頂尖大學學生,過去最常直接邀請「台清交政成」等公立頂大生。
鄭博宇進一步指出,即便當前兩岸關係不佳,很可能會出現台校單方面不合作的情況,甚至教育部表達關切此事,但實習不應該被當作統戰的工具。
如今台青出走潮日趨強烈,代表台灣整體情況發展不理想,政府理應檢討,而不是一刀切、故意限制台青在大陸的生涯規畫安排。
另一名熟知兩岸青年交流的台生則說,台灣的大學公告大陸實習訊息,只是單純訊息的告知宣傳,並不涉及政治。
同時再加上不少校內老師都有充沛的兩岸資源、人脈,甚至擔任活動或營隊顧問,分享活動給校方並刊登,只是基於兩岸交流理念,不應該加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