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最 貴州天眼掀旅遊熱
FAST為全球口徑最大、最具威力的球面射電望遠鏡

中國是世界上天文學起步最早、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在世界天文學發展史上占據重要地位。貴州的巨大天眼已可探測宇宙,然而對台灣民眾而言卻很陌生,因此,北京市台灣同胞聯誼會特別策畫於第三屆兩岸媒體文化交流參訪團,前往貴州的「天文小鎮」,實地考察「中國天眼」,以滿足兩岸媒體記者們對於太空的想像和當地發展的努力。
11月採訪團來到貴州,此地除了擁有最多世界自然遺產及世界級美景,還有一個天文基地「中國天眼」,設有全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因此這座「天文小鎮」近年迎來新興天文旅遊熱潮。中國天眼是一座500公尺口徑球面射電天文望遠鏡(英文簡寫FAST),於2016年,在貴州省平塘縣建成,成為全球口徑最大、最具威力的球面射電望遠鏡,也讓中國在相關領域中躍升世界之最。
選址貴州萬裡挑一
FAST是中國之最,也是世界之最,它由天文學家南仁東帶領的團隊於1994年提出構想,到2011年動工, 2016年竣工,費時22年時間才打造這座舉世矚目的「中國天眼」。「中國天眼」基於選址方法、索網主動反射面、柔性索結合並聯機器人的饋源支撐這三個中國的自主創新,突破射電望遠鏡工程極限,建成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其接收面積約有30個標準足球場大小。
為何會選址貴州呢?由於天然的喀斯特地形,可使雨水無法存積,天然與望遠鏡形狀接近山體窪地,可以減少工程開挖量並節省工程造價,若是改由人工開挖的地形,至少需耗費30億人民幣,也不見得能有如此成就。
透過岩體結構、水文情況,並評估貴州之地質災害等因素,經過10餘年精挑細選和實地勘察,現址是從一萬多個備選地點中,脫穎而出。
FAST費時22年建成
「中國天眼」費時22年建造完成。首席科學家兼總工程師南仁東將生命中近三分之一的時光奉獻給FAST。遙想1993年,國際無線電科學聯盟大會在日本東京舉行,有科學家提出,在全球電波環境繼續惡化前,人類應該建造新一代射電天文望遠鏡,接收更多外太空訊息。南仁東認為,這對中國來說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因此大膽發想出「建造新一代射電天文望遠鏡」的想法。「中國天眼」未來有機會發現宇宙中前所未見的天文現象並進而積極發展推進脈衝星自主導航研究與應用目標,期望這個天眼能幫人類找到未知宇宙生命。天文小鎮內的「中國天眼」景區,為避免電磁波干擾「中國天眼」的訊號接收,是禁止手機、數位相機、電腦等任何電子用品入內,若想拍照留念,景區提供傳統相機給遊客出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