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真的回不去了嗎?
社評/冷靜談兩岸關係系列1
兩岸漸行漸遠是事實,大陸輿論因而出現「斷鏈」的呼聲,認為台灣既然選擇蔡英文、蔡英文選擇依賴美國,偏獨趨勢已不可逆轉,不必再對兩岸和平發展抱持希望,應單向推進兩岸關係,做好「強制統一」的準備,甚至有人主張「武統」,而且晚打不如早打。
民進黨確實大權在握,蔡英文也很依賴美國,但所謂「偏獨趨勢已不可逆轉」並不正確,這只是「淺層民意」。所謂「淺層民意」,指的是短期性、變動性的民意,主要受新聞事件或主觀情緒所影響;相對「淺層民意」概念的是「深層民意」,則是長期性、穩定性的民意,經由同一民調機構,使用同一問卷長期調查所呈現的趨勢。
淺層民意變動性非常大,以「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委託政大選研中心的民調為例,2018年12月到2019年12月,也就是2018選後到2020選前,台灣民眾的國族與統獨立場變化非常顯著。國族認同部分,「台灣人認同」從51.8%增加到60.9%,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雙重認同」則從40.6%減少到33%;統獨立場部分,偏統者從13.3%下降到5.7%,偏獨者則從19.3%成長到30.5%。一來一往將近兩成的差距,變化確實驚人。很多人從這個變化做出「偏獨趨勢不可逆轉」的結論,但這個結論並不正確。
如果把時間軸拉長,就可以得到不同的結論。以統獨三分類來看,從李登輝時代到陳水扁第1任,台灣認同與統獨民意結構出現過劇變,但從扁政府第2任開始,就進入相對穩定狀態。2008年至2016年馬政府時期、2016年後的蔡政府時期,台灣民意短期波動非常多,陳水扁時代的紅衫軍運動、馬英九時代太陽花學運,均影響深遠,對短期民意產生重大衝擊,但很快就船過水無痕。2008年維持現狀派占57.3%、偏獨23.1%、偏統14.1%;2016年則為59.4%、22.9%、10.2%。即使2019年,三者分別為57.6%、26.9%、8.9%,維持現狀始終接近6成,屬於絕對多數的結構。
許多兩岸關係學者認定,台灣統獨結構從2014年太陽花學運開始逆轉,但觀察最近10年民調數據,偏獨立場其實只增加4%,嚴格而言,還是在民調誤差範圍內,何況2018年韓流高潮之際,偏獨曾下降到20.1%、偏統逆勢成長到15.9%,可見,隨著政黨輪替與新聞事件,民意會有變化,但基本離不開一定的區間範圍,屬於大格局內的小波動。應可確認過去20年,台灣民意的短期波動,並未撼動基礎結構,因而,所謂「偏獨趨勢不可逆轉」是一個未得到客觀論據支持的推論。
處理台灣問題是百年大計,在和平統一前提下,對台政策需要考慮民意。觀察民意,不能落入只看單月或單年數據變化的「短期陷阱」,只看到淺層民意,卻忽略了表層浪花底下的深層水流。當然,過去20年兩岸關係曾有過有翻天覆地的變化,但統獨民意結構卻變化不大,顯示「中國」在台灣社會與文化中是一種DNA,你看不見,摸不到,甚至可能否認,卻是你的遺傳基因一部分。
台灣人支持蔡總統的兩岸政策嗎?根據「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2020選前連續18天進行近3000個樣本的滾動式民調來看,答案是否定的。維持現狀派不滿意者44.2%,略高於滿意的37.3%;政黨認同部分,只有民進黨和時代力量滿意蔡兩岸處理多於不滿意,國民黨、親民黨、民眾黨皆不滿意大於滿意,中間選民亦是如此,不滿意為32.3%,滿意為26.1%。也就是說,台灣大多數民意其實希望蔡總統調整兩岸政策。
觀察台灣長期趨勢,每逢中央選舉年統獨就會變得激化,選後就逐漸平靜。2020大選結束後,只要兩岸關係能沉澱下來,大陸對台灣的好,讓台灣人感受到,中國DNA就會表現出來,兩岸和平發展就不會中斷。不過,新冠肺炎疫情讓中美關係趨於惡化,兩岸關係風險更高。如果中美脫鉤,民進黨政府伺機操作「脫中」,台灣的「淺層民意」會不會深層化,就很難斷言。
兩岸關係還沒有到「回不去」的程度,兩岸任何一方都不應該輕言「兩岸關係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