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陽關道封閉 華為自造獨木橋

大陸通訊大廠華為上月無預警推出高階旗艦手機Mate 60 Pro,頓時吸引全球目光,「攻克卡脖子」一說引發大陸舉國歡騰。不到一個月,華為陸續掏出技術研發的百寶箱,飄出取代西方標準的濃厚意味。既然西方技術的陽關道已走不通,華為就嘗試走自己的獨木橋。
受美國制裁禁令籠罩的華為,從Mate 60 Pro開售後重新獲得關注。乘著這波熱度,華為近日又陸續推出大陸首個高音質無線音訊編解碼標準L2HC、有望取代藍牙的無線連接技術星閃(NearLink),意圖於現有的通用技術標準中,另闢蹊徑。
華為深知,拿出實力才有話語權,以及「浴火重生」的機會;在新機達到高國產率的背景下,任正非的談話更受到各方關注。他說,經過4年攻堅,華為基本上建立自己的平台,且將來一定會和美國的平台互聯互通。這番話展現華為的野心。
被「極限施壓」的華為,可以失去的已不多,只能放手一搏。但從軟硬體技術的自主研發來看,華為有機遇也有挑戰。以5G為例,華為的必要專利全球排名第一,美國難以繞過,只得批准企業與華為合作制定5G標準。鴻蒙系統則是失敗案例,至去年全球市占率僅2%。
無論外界看好或看衰,科技創新與自主都是以成敗論英雄。華為如果能複製5G經驗,有機會成為其他技術標準的制定者,解決「卡脖子」難關;若步上鴻蒙後塵,最後只會落得「閉門造車」的揶揄。
面對美國的強力制裁,「借鏡」西方技術的陽關道顯然已經走不通,華為正嘗試走自己的獨木橋。只是這種發展究竟是閉門造車,還是攻克卡脖子,都仍待時間觀察;但無論最後結果如何,華為別無選擇,技術自主、自建標準,都是眼下不得不走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