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1吳泓勳/上海報導

降薪風暴來襲 陸金融圈傳砍9成薪

image
大陸金融業降薪似乎已成趨勢,一方面是經營壓力帶來降本增效的迫切性增加,另一方面是金融系統高薪現象面臨整體調整壓力。(中新社)

 最近大陸國有大行之一的建設銀行總行降薪10%引發市場熱議,甚至傳出正全面檢討,不僅限於總行還將延伸至集團旗下子公司,更有銀行人員薪水從破萬大減到不足1000元(人民幣,下同)。多位業內人士透露,金融業降薪已經是眾人預期的趨勢,一方面是經營壓力帶來降本增效的迫切性增加,另一方面是金融系統高薪現象面臨整體調整壓力。

 回顧近幾年,大陸金融機構降薪趨勢日益明顯,金融機構把控制薪酬力道越來越強,限薪、退薪的傳聞從未停歇。甚至近日上海一名中金公司30歲女員工身亡,更被傳出是因降薪不堪巨額房貸選擇跳樓輕生。中金公司則發布聲明,強調是「個人原因」離世,否認網傳跳樓謠言。

 其他像有銀行從業人員表示,稍早月薪好一點能突破萬元,但本月到手月薪卻不足1000元;被傳出減薪10%的建設銀行某二線城市客戶經理更說,「今年降了可不止10%」,坦言業績指標壓力很大,好在還沒有出現裁員。

 證券業方面,根據choice資料顯示,大陸51家上市券商中,27家券商去年員工人均薪酬出現下降,「人均百萬年薪」時代不再。其中,天風證券以14.77%降幅位居榜首,中金公司降幅為14.54%居次,另外像是中原證券、東興證券、國泰君安等降幅也都超過10%。

 金融業內專家表示,銀行降薪主要有幾個原因。第一是和當前銀行業績不景氣相關,銀行的傳統盈利模式主要依賴於存貸利差,由於淨息差收入持續降低,導致銀行的整體盈利能力下降。

 二是為防範風險薪酬逐漸遞延化,以避免因短期激勵導致的冒險行為和不當決策,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減少當期收入。三是國家多次強調要破除「金融精英論」,糾正對金融行業精英的過度崇拜和高薪待遇的錯誤觀念,實現更加公平合理的薪酬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