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衝擊 Shein轉向越南設廠

美國近期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並取消800美元以下小額包裹的免稅優惠,導致中國跨境電商面臨更大挑戰。受影響的Shein開始調整供應鏈策略,提高對供應商的採購價格,並鼓勵廠商將生產轉移至越南,以減輕關稅影響。同時,香港郵政11日宣布恢復寄往美國的包裹服務,但仍存政策不確定性。
據《星島日報》報導,Shein近期向部分中國服裝供應商提高15%至30%採購價,以減少新關稅政策帶來的成本壓力。此外,Shein正鼓勵供應商在越南設立生產線,並承諾提供訂單支持、延長生產時間,以及協助供應商建廠及布料運輸。
報導指出,這些激勵措施僅限於供應商設廠後的幾個月,並非永久性方案。目前Shein的主要供應鏈仍在中國,若大規模轉向越南生產,將涉及物流、成本及人力資源等多重考量。
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CBP)日前通知,2月5日起來自中國的郵寄包裹需經正式海關入境手續,導致美國郵政(USPS)一度暫停接收來自中國及香港的包裹。不過,美方後來確認香港包裹不受新關稅影響,因此香港郵政於11日恢復寄往美國的服務。
香港郵政強調,美方政策可能隨時調整,寄件人需注意風險。此外,近期美國郵政與快遞業者如UPS、DHL等,已通知客戶小額包裹需支付更高關稅及額外費用。例如,一件100美元商品可能需繳納30%關稅、21美元處理費,以及各州額外稅收,使最終價格大幅上升。
美國總統川普上周簽署行政命令,取消800美元以下進口商品的免稅政策,並加徵10%關稅。這一政策主要針對Shein、Temu等中國跨境電商,使其失去價格優勢。2023年,美國市場通過小額豁免入境的國際包裹達13億至16億件,其中約一半來自中國。
有陸媒分析認為,美方此舉將對中國出口商構成挑戰,尤其是依賴直郵模式的電商平台。未來,這些企業可能加快海外倉布局,或轉向東南亞、南美等市場,以減少關稅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