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南海海槽若強震 恐釀29萬死

日本政府3月31日公布的工作小組會議報告指出,一旦南海海槽發生大地震,將導致29.8萬人直接死亡,相較2012年預測的32.3萬人減少約一成,並首次估算間接死於災難者將多達5.2萬人。
根據讀賣新聞,南海海槽大地震是指,發生在靜岡縣駿河灣延伸到宮崎縣日向灘的海溝狀地形、規模8至9的地震,通常100年至150年發生一次。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1月指出,未來30年內南海海槽發生規模8至9級地震的機率提高至約80%。
共同社報導,日本政府中央防災小組最新災損估算報告指出,若發生南海海槽大地震,最多可能導致29.8萬人死亡,其中因為海嘯遇難的占21.5萬人,若疏散比例能增加,海嘯遇難人數將能控制在9.4萬人以內,強調立即逃生的重要性。
此次報告首次公布「災害關聯死」人數。災害關聯死泛指發生地震災害後,倖免的災民反而在避難生活中喪命,這跟長期避難生活累積壓力,或慢性病惡化等因素有關。一旦大型震災發生,這類人數可能達2.6萬至5.2萬人。
通過地形數據調整,水深30公分以上淹水區域比前一次估算增加3成,達11萬5150公頃,疏散人數從上輪預測的950萬增加至1230萬人,占約總人口一成。另外,考慮到物價上升,經濟損失最高可能達到292兆日圓,其中民眾資產損失占約225兆日圓,對經濟活動的影響約67兆日圓。在建物損害方面,倒塌或燒毀的建築可能達235萬棟。
日本政府根據先前的預測,在2014年推動基本計畫,儘管官方承諾將死亡人數減少約80%,但最新的推估離此一目標還很遠,需要重新審視疏散措施和基礎建設,日本政府將根據新報告書,於今年夏天前後修改相關計畫。報告書還指出,日本社會若持續高齡化與人口減少,可能會陷入更嚴峻的狀況,並建議所有相關單位必須全力投入防災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