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顯北京可靠 歐盟風向變

美國總統川普對全球發起關稅措施,促使歐盟尋求自主貿易的意圖更加明顯,外媒指出,近期歐盟頻頻釋放加強與中國經貿合作的訊號。
中歐近日就包括電動汽車在內的貿易問題進行新一輪談判。歐盟執委會11日表示,雙方已同意考慮訂定「最低價格承諾」,以取代原於2024年10月對中國電動車實施的反補貼稅。此前該方案曾多次提出,但因缺乏進展而擱置,如今再度被納入磋商日程,顯示雙方態度有所轉變。
據英國《每日鏡報》報導,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在川普2日宣布「對等關稅」後立即與中方通話,強調歐洲與中國作為全球兩個最大的市場,應支持在公平競爭的基礎上進行貿易體系改革。歐洲新聞台(Euronews)指出:歐洲對中態度並未完全改變,但「風向正在發生變化」。
此外,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於11日訪問中國穩定歐中關係,雙方簽署多項協議,包括促進西班牙醫療用品和農業產品對中銷售。德國《慕尼黑信使報》認為,歐中關係在全球貿易摩擦背景下出現緩和,布魯塞爾正向美國展示另一種對中交往方式。德國《商報》則指出,在中歐近期交流下,中國展現的是一個可靠的經貿夥伴形象。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14日公布的數據,今年第一季中國對歐盟進出口總額達1.3兆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4%,相當於每分鐘有超過1000萬元的雙邊貿易往來,穩居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
不過,歐洲方面也有擔憂,即中國可能會把從美國轉移出的商品導向歐洲。對此,范德賴恩辦公室表示,已與中方討論建立一個機制,以觀察由關稅引發的貿易轉移。後續值得關注的是,范德賴恩和歐洲理事會主席柯斯塔已經計畫於7月前往北京參加中歐峰會,雙方預計將繼續就美國關稅影響等問題進行談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