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經濟促進法 陸月底將再審
李強提穩就業擴內需 必要時打破常規

新華社報導,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趙樂際18日在北京主持召開第14屆人大常委會第42次委員長會議,決定第15次會議將於4月27日至30日舉行,重頭戲是因應當前經濟現況,審議「民營經濟促進法」等草案。此外,大陸學者研究指出,由於美元武器化,大陸很可能減持美元儲備。
據新華社,18日的大陸全國人大委員長會議建議第15次會議將審議「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傳染病防治法》修訂草案、「原子能法」草案、《仲裁法》修訂草案、「生態環境法典」草案、「國家發展規畫法」草案、《監獄法》修訂草案,並授權國務院在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暫時調整適用《種子法》有關規定等議案。
「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二審稿今年2月24日提請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內容增加任何單位不得違反法律、法規向民營經濟組織收取費用,不得實施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罰款,不得向民營經濟組織攤派財物等規定。
此外,大陸18日舉行國務院常務會議,總理李強表示,要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著力穩就業穩外貿,著力促消費擴內需,做強國內大循環,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前一天的專題學習會議,他則提出要把握政策力度,必要時敢於打破常規,讓市場真正有獲得感。
另外,最早納入SSCI的中國英文經濟學術刊物《中國與世界經濟》(China & World Economy)4月當期刊登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余永定、博士後楊博涵合作撰寫的《The Post-Bretton Woods System and US External Unsustainability》(後布列敦森林體系與美國外部不可持續性),討論美元武器化及國際貨幣體系碎片化的潛在風險。
文章討論金融武器化嚴重衝擊國際貨幣體系信譽,指出地緣政治因素強化了其他國家尋求去美元化、或加速儲備資產多元化動力。中國與其他國家未來很可能會減少對美國資產,尤其是以美元計價的外匯存底。未來或許會形成一個多極化國際貨幣體系,取代單一美元主導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