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疑美論外溢為疑賴
社評/疑美論飆高 台灣何去何從系列一

前言:最新調查顯示,川普風暴影響下,台灣「疑美論」飆高。台灣長期「疑中親美」,「疑美論」飆高形同預告台灣對國家前途與方向產生疑惑。世界由「單極領導」走向「兩極化」,台灣何去何從,各方須慎思並做出正確抉擇,以避免熱戰爆發。
川普發動無差別關稅戰引發全球性不滿,疑美論成為地緣政治顯學,與其他地區相比,疑美論在台灣具有更強烈的意涵,影響所及不僅在雙邊關係與經貿領域,更涉及國安層面,若持續升高,將衝擊台美互信與台海的和平穩定。化解「疑美論」是美中台共同的責任,美國是「既有霸權」,應承擔更大的責任。
親美是台灣社會最大公約數,任何政黨執政,都視美國的承諾與支持為國家安全支柱,理論上沒有太大的「疑美論」空間。但近年美國國力衰退,美中關係急遽惡化,民進黨執政後台灣反中氛圍大幅提升,美中台三角關係發生質變。
美中軍力消長已是不爭事實,川普刻意迴避台灣安全議題,美國對台政策從「戰略模糊」退到「戰略不確定」,引起日本、韓國、台灣等美國安全伙伴的警覺,憂慮美國承諾可能鬆動。民進黨政府卻更加親美,一方面向美國表忠,以壟斷親美專利權;另一方面拿來做政治鬥爭工具,用「親中反美」、「中共同路人」的標籤整肅異己,封殺言論自由。
美國責無旁貸 嚴防台獨
大陸近年積極反獨促統,質疑美國操作「台灣牌」,縱容民進黨政府推動務實台獨,美國一中政策逐漸「空洞化」。三方交互運作對抗之下,「疑美論」持續發酵,川普的關稅戰是最後一根稻草,將其升到最高點。嚴格來說,「疑美論」飆高是美中台三方的共業,需要所有利益方共同努力化解。
中國大陸與美國雖可分庭抗禮,但無論就國家實力或兩岸關係中的特殊地位而言,美國仍具有關鍵影響力,欲消除「疑美論」飆高可能的衝擊與負面影響,美國責無旁貸,須扮演好世界領頭羊的角色。
美國長期以來是台灣安全最大支柱,雙方理念、價值一致,美台互挺對現狀的維持最有利,但近年美台同步走向反中,造成中國大陸對台灣法理台獨的深切疑慮,美國若過度操作「挺台」,反將助長台海緊張情勢。美國須在兩者之間維持平衡,於提供台灣防衛能力的同時,要嚴防台灣走向法理台獨。
拜登總統時期曾四度公開表示,若中共武力犯台,美國將軍事介入,當時被解讀為美國從戰略模糊轉向「戰略清晰」,這是台灣樂見的發展,但白宮四度迅速收回拜登的公開承諾,可見「戰略模糊」原則不可逾越。
川普是拜登另一個極端,他不關心台灣安全,迴避對台灣安全做出承諾,台灣及美國印太盟友懷疑,川普是否會為了達成與中國的「大交易」而犧牲台灣。同時兩岸對抗不斷升高,如何維持台海冷和現狀,是各方戰略實力與定力的考驗。
有學者建議美方回歸《上海公報》的一中精神;也有專家建議在威懾中共的同時,也要保證統一台灣的選項,並宣示由兩岸人民和平解決歧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資深研究員奇維斯在《外交政策》發表〈川普應該管管台灣〉專文,呼籲川普要求台北自我克制以維持台海穩定,避免美國被捲入戰爭。不同論者有不同的見解,如何避免任何一方採取片面行動,導致現狀遭到破壞,甚至引爆戰爭,應是普遍共識。
兩岸敵意上升 民心不安
包括民進黨政府在內,都不否定兩岸對話與交流的重要,但兩岸敵意螺旋上升,又找不到恢復對話的共同政治基礎,任何良善建議都是空談。台灣「疑美論」飆高代表民心不安,執政者若不能讓民心安定下來,「疑美」將很快衍生為「疑賴」,一旦「疑賴」成為社會共識,2028年他的連任之戰,不但將面臨在野黨更嚴厲的威脅,更將遭遇黨內不同派系的挑戰。面對「疑美論」飆高新情勢,賴總統須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