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0藍孝威/專題報導

因應關稅戰 台商轉戰內銷市場

台企聯評選百大品牌 助拓通路

image
大陸全國台企聯常務副會長陳燕木表示,台企聯正在評選「台商百大品牌」,助力台商拓展大陸內銷通路。圖為漳州森泉食品公司工人在分揀青梅加工品。(中新社)

 美國總統川普對全球揮舞關稅大棒,各國面臨長期貿易博弈。大陸官方鼓勵外銷型產業轉做內需市場,眾多依賴出口的台商正積極破局。大陸全國台企聯常務副會長、台企聯內銷拓展工作委員會主委陳燕木表示,台企聯正在評選「台商百大品牌」預計8月公布,助力台商拓展大陸內銷通路。

 此外,東協和大陸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有做咖啡生意的台商藉由關稅優惠,從越南進口咖啡豆,提升在陸市場競爭力。

 轉向內銷市場,台商首要挑戰在缺乏本土銷售通路及品牌認知度。陳燕木表示,為打開大陸市場,台企聯針對食品、AI、家居、機械等各領域,評選出「台商百大品牌」,用台商品牌和大陸本土品牌做出市場區隔,走中高端的價位路線。

 但如今大陸民眾「消費降級」要如何說服消費者埋單?陳燕木以咖啡為例,7-11、星巴克、五星級飯店的品牌不同、目標客群不同,價格高低差異很大,「台商以好品質做好品牌,就算賣的價格高一些,還是會有消費者願意埋單。」

 陳燕木分析大陸消費結構,14.1億的人口,中高端市場有6.3億人。美國人口有3.3億;日本有1.26億人口,加上台灣2300萬人口。大陸的6.3億市場相當於2個美國、5個日本、26個台灣。這組「2526」數據,被陳燕木視為台商深耕大陸內需市場的「成功密碼」。

 「大陸14億人口,去掉收入較低的農村8億人,台商只要專注耕耘6.3億人的中高收入群體」,陳燕木認為,「大陸有6.3億人的消費能力等同日本和美國,台商就能夠穩定獲利。」

 與越南接壤的廣西,4月11日至13日舉辦「東協咖啡節」。參與活動的廣西南寧台協幹部趙培淵表示,雲南是咖啡的重要產地,加上廣西與越南接壤與東協市場緊密結合,取得羅布斯塔咖啡豆的成本較低,即便當前處在中美關稅戰,越南也被美國課高關稅,但並不影響廣西的咖啡市場。

 面對美國關稅戰,旺旺集團副董事長周錫瑋建議,雖然民進黨一直阻撓兩岸交流,但大陸可以全面開放,例如所有的通航點全部恢復;台灣要進到大陸的貨品,全部用最低關稅甚至零關稅,甚至台灣缺乏的所有物資,例如水電、天然氣、勞工、市場,大陸全部給予台灣協助,藉此破除民進黨各種反中抗中的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