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綠學者受邀 主題中性不為難

「2025年兩岸關係研討會」是近年來少見的大規模兩岸研討會,由於是大陸國台辦旗下的海研中心舉辦,號召力強大,與會人數154人,大陸學者和各省市台辦官員遍及包括華北、華東、華南、華中,其中來自台灣的學者專家60餘人,包括少數立場偏綠的學者。會議主題「中國式現代化與兩岸同胞福祉」也偏向中性,不至於讓台灣學者專家在發言時「太為難」。
近幾個月以來,賴政府的一連串兩岸政策,例如3月13日賴清德總統定義中國大陸為境外敵對勢力,教育部連續公布2批拒絕採認大陸高校學歷名單,內政部移民署將3名宣揚武統言論的陸配驅逐出境,清查公務員是否擁有中國護照、身分證或居住證,讓兩岸關係一直維持高度緊張。但近日賴總統的口徑似乎趨向和緩,說「脫中入北」不是他說的,而是學者提的。
反映在這次的研討會上,60多名來自台灣的學者專家,雖然絕大多數仍為藍營,但名單中有2人令人「眼睛一亮」。攤開會議手冊,卸任總統陳水扁辦公室主任陳淞山,出身綠營幕僚的台灣國際法學會副祕書長林廷輝,曾任內政部移民署長、民眾黨祕書長謝立功都在名單之列。
據瞭解,主辦和協辦單位這次邀請台灣嘉賓也費盡心思。上海東亞研究所研究員包承柯表示,今年的主題十分中性,談「中國式現代化與兩岸同胞福祉」,讓兩岸學者可以有共同的語言並暢所欲言,「如果訂一個偏向於大陸的話題,在此敏感時間點,反而會給來參會的台灣學者增加很多無謂的困難。」
中國文化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研究員趙建民觀察,今年會議本身感覺不像以往的針對性或立場非常鮮明,主題「中國式現代化」是不分藍綠、不分兩岸都可以討論發言的話題,台灣學者的出席也比較踴躍,「感覺大陸方面似乎也在努力,看怎麼樣來建立兩岸更正常的交流秩序。賴政府現在應該也能理解,兩岸交流包括經貿交流不能完全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