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5黃敬文/花蓮報導

不掀戰 副防長籲陸冷靜看兩岸

F-5榮耀退場 張延廷籲延續國機國造

image
「空軍第5戰術混合聯隊RF-5E除役典禮」4日在花蓮基地舉行, F-5F與RF-5E陸續起飛展現最後英姿。(姚志平攝)
F-5除役精采影片

 我國空軍RF-5E「虎眼」偵察機4日在國防部副部長柏鴻輝宣讀「解戰命令」下,正式解除戰備,象徵F-5系列戰機正式除役;柏鴻輝致詞時提到,守護國家安全是空軍的責任,不畏懼中共的挑戰,並指中共須以冷靜的態度看兩岸的未來,「我們是預防戰爭,不希望挑起任何的戰爭」。

 4日的除役典禮,由3架RF-5E及2架F-5F「虎II式」戰機組成5機編隊,飛越花蓮基地及東部外海,完成最後一次巡航任務後即落地,並通過消防車噴灑水門的致敬儀式,象徵F-5系列戰機自中華民國正式卸下戰備重任,榮耀退場,後續戰術偵照任務將由RF-16戰機兼任,提供國防所需情報,支援作戰決策。

 柏鴻輝致詞時提到,最近跨部會對軍人實施各種優惠,都是國人對國軍的支持,但必須再次強調,國軍官兵不會因此自滿,會在國人的鼓舞下繼續堅守崗位,確保中華民國自由民主繁榮的社會,不畏懼中共的挑戰。

 柏鴻輝也指出,中共必須要以冷靜的態度看兩岸的未來,「我們是預防戰爭,不希望挑起任何的戰爭」,他表示希望在國軍的守護下,台灣永遠是自由、民主、安定的國家。

 F-5戰機自1965年開始在我國服役,更在1963年與美方簽訂「虎安計畫」授權生產,1974年10月30日生產首架、編號5101的F-5E戰機正式出廠,至1986年底共生產242架F-5E戰機及66架F-5F戰機,總計308架,全盛時期更是空軍5個飛行聯隊的主力機種,與F-104戰機撐起我國空防重任。

 其中RF-5E自1997年起構改,以偵照設備取代雷達與機砲,肩負起國土偵照、災害救援與情報蒐集等任務,執行的項目雖與一般戰機警戒、截擊等作戰類型有所不同,但對國家的貢獻並無差別,扮演的角色相當重要。

 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表示,軍工航太廠漢翔的前身「中科院航空工業發展中心」從合作生產F-5系列戰機中獲得寶貴經驗,成功催生我國首架「國機國造」的AT-3自強號高教機,日後的IDF經國號戰機與自製勇鷹高教機的研發都有賴於此,呼籲政府應延續自F-5戰機開啟的「國機國造」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