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總統須重新認識中共
社評/四評賴清德十講

賴清德總統「團結國家十講」前四講以「反共」貫穿論述。他所稱的「共」應該就是中共,中共在大陸執政超過75年,是全球罕見的長期執政黨。根據中共統計其黨員超過1億人,其中大專及以上學歷將近6成,超過5700萬人。賴政府呼籲人民反共,是要大家反對這群以高學歷為主的1億人?或反對中共體制?或中央政治局?或習近平個人?
全球最大菁英黨
中共建黨超過百年,在不同發展階段曾犯下各種不同的錯誤,但不能否認自鄧小平開啟改革開放40餘年來,大陸不但政局穩定,經濟成就更是輝煌,GDP世界第二,科技和軍事水準僅次於美國,某些領域還領跑全球。人民富裕和社會文明程度同步倍增,這不是所謂「高壓維穩」或「經濟利益換政治穩定」所能解釋。
長期在大陸生活、深諳中國文化的《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張彥,一貫挑戰、質疑大陸體制,但也承認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具有高度自我調節、修正能力的政黨,這就是答案所在。
可見,對待中國共產黨,評價是一回事,認識又是另一回事,尤其是台灣,必須要拋開意識形態,實事求是看待中共自身發展的歷程與特質,才能形成客觀的認知,不被主觀經驗或理念所干擾。
三件最近的事可以佐證張彥的判斷,也可以直接感受中共所強調的「與時俱進」自我調整能力。第一件事,今年6月初,大陸科技巨頭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接受《人民日報》專訪,刊載於該報頭版顯要位置。這次專訪不僅在版面上具有指標意義,身兼資深中共黨員和科技民企領袖的任正非在專訪中傳遞的訊息,更具有政治價值。
簡單概括,任正非表達四個核心主張:第一,不畏懼西方打壓圍堵;第二,不能只聽好話,要允許批評和罵聲;第三,要追求長期主義,不能急於求成;第四,開放才能促使國家進步。任正非這四點主張正是中共高層近期一再傳達給海內外的聲音:一方面堅定民族主義立場,與西方競爭不輕易妥協;另一方面堅持求真務實,不走回閉關鎖國或妄自菲薄的老路。
第二件事,中共政治局6月底審議《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工作條例》。所謂「決策議事協調結構」,台灣最熟知的一個單位應該是「對台領導小組」,這是在大陸國務院行政系統之上,為貫徹「黨的領導」的更高層機構。新公布的條例規定「統籌不代替、到位不越位」原則,這是對海外輿論認為習近平時代「黨政合一」導致決策出現問題的回應,彰顯中共自我調整的能力。
具自我修正能力
第三件事,近期大陸最高檢察院新設置「檢查偵查廳」,設置的目的在偵辦司法和公安人員非法拘禁、刑訊逼供、非法搜查等侵害公民權利、損害司法公正的案件。此舉說明了兩個問題:首先,中共高層意識到有公職人員濫權的嚴重性,特成立新機構調查;其次,大陸雖沒有三權分立、司法獨立,但有黨政系統下不同機構的內部分權制衡。
結合這三個案例,再來看大陸1億中共黨員、5700萬高學歷黨員的現狀,可以發現,中國共產黨是吸納各界菁英、具有自我調整能力、集中領導與內部制衡相結合的政黨。這裡的「政黨」,雖然與包括台灣在內的全球民選制度下的政黨大相逕庭,但中共在大陸本身就是國家政治制度的一部分,與西方不同之處在於,一個是靠選舉推出菁英、另一個是靠選拔產生菁英。
賴總統以反共號召團結前,是否應該想清楚,這個「共」早已不是1949年前的工農武裝,也不是1978年前的紅衛兵,更不是一個隨時可能崩潰的專制國家極權政黨。台灣需要重新認識這個全球最大菁英黨,再定位與中共的關係,這是面對兩岸關係、美中競合新情勢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