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9吳泓勳/北京觀察

陸抗戰80周年展 兩岸史觀落差大

抗戰8年變14年 聲稱中共中流砥柱領導全民族抗戰 拉近兩岸何妨正視國軍貢獻

image
今年是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80周年,大陸官方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辦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7日起開始展出。(吳泓勳攝)
大陸官方7日起展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內容淡化了國民黨在對日抗戰中的角色重要性,稱中共是抗戰的中流砥柱。(吳泓勳攝)

 今年是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80周年,大陸官方盛大舉辦多項紀念活動,籌畫「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從7月7日開幕。紀念抗戰精神自然可貴,但從兩岸角度來看,史觀陳述仍「異大於同」,例如展中強調「抗戰14年」、「由中共領導全民族抗戰」,並看到國民黨抗戰重要性的淡化。但既是兩岸中華民族共同的勝利,何妨更自信承認當初擔任正面戰場的國民政府功績。

 該主題展覽以「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為主題,共分為八個部分,展覽面積1.22萬平方公尺,展出照片1525張、文物3237件。館方指出,本次主題展覽將「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作為主線貫穿始終。」

 細觀展中的對日抗戰陳述,秉持中共的「抗戰14年」史觀,與中華民國的「抗戰8年」截然不同,同時在許多抗戰歷史關鍵節點上的論述也有許多「差異」。例如提及西安事變是在中共努力下促成和平解決,抗戰是由中共號召全民族形成統一戰線等。

 同時展覽中對國民黨的抗日重要性也有明顯淡化並給予負面評價,例如評價1932年中日簽訂《淞滬停戰協定》是國民黨政府對日妥協的產物;1938年徐州會戰中,國民黨軍隊為主取得大勝利,則以「中國」軍隊為代稱。在抗日隊伍篇幅上大力強調八路軍與新四軍,國民黨參戰軍隊多以數張圖片帶過。

 展中也不忘提及抗戰中的台灣貢獻與兩岸連結,像是說明當時來自台灣的援助,抗戰爆發前就已有林少貓等人武裝抗日,並強調台灣光復是抗戰勝利的偉大成果之一。

 抗戰歷史值得銘記,抗戰先烈的功績更不該被遺忘,例如大陸公安部網安局7日公布了6起「侮辱英烈案」,就有大陸王姓網友因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罪,被判處有期徒刑9個月,也凸顯大陸尊重先烈的力道。

 即便政治立場不同、但位居正面戰場的國民黨軍隊,80年後抗日功績也不該被一筆帶過。曾親歷對日抗戰、已逝的前行政院長郝柏村2014年訪問北京參觀人民抗戰紀念館時就反駁,抗戰是由先總統蔣中正所領導,過去接受英媒訪問更說,中共自稱是抗戰中流砥柱有欠公道。

 因此,陸方在抗戰歷史陳述或能更有自信,更能正面、持平看待抗戰先烈該有的歷史評價,才能更多彰顯兩岸中華民族的勝利光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