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9藍孝威/綜合報導

陸銀髮經濟旺 2035年上看19兆

image
大陸銀髮經濟商機驚人,預計2035年規模19.1兆人民幣。圖為示意圖。(新華社)

 《界面新聞》報導,「40歲是青年,60歲是中年,80歲才到老年,整個社會的經濟結構和生活方式也將發生深刻的變化。長壽時代帶來了長壽經濟,長壽經濟又帶來長壽生活,對養老產業而言將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在近日舉辦的「2025長壽時代老齡產業高質量發展研討會」上,泰康保險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東升如此表示。

 據復旦大學老齡研究院課題組預測,人均消費水平中等增長速度背景下,2035年銀髮經濟規模為19.1兆元(人民幣,下同),占總消費比重為27.8%,占GDP比重為9.6%;2050年銀髮經濟規模為49.9兆元,占總消費比重為35.1%,占GDP比重為12.5%。

 銀髮經濟正從民生議題演變為驅動內需增長的核心引擎,如何更好地釋放銀髮經濟紅利成為與會學者探討的話題。

 中國社會福利與養老服務協會會長、復旦大學老齡研究院副院長吳玉韶表示,老齡化帶來整個經濟社會文化的重塑性轉變,是一個全新的社會形態。今後幾乎所有產業都要為老齡社會作轉型和細分,出現經濟銀髮化。「銀髮經濟不是360行+1行,而是銀髮經濟這一新行高度融入到所有的360行。」

 吳玉韶認為,銀髮經濟有四大重點領域:銀髮健康業、銀髮製造業、銀髮金融業和銀髮文化業,發展銀髮金融業是當下市場財富格局的必然。

 中國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養老金合計為21兆元人民幣,占GDP的16%。宏觀上看,交通銀行養老金融部總經理李利預計,到2030年以後,全社會60%甚至70%的財產將掌握在老年人手上。

 李利表示,大陸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擁有的儲蓄、基金、保險和理財四類金融資產約76兆元,這一類別不包括老年人的住房和持有的股票。其中60歲以上老人擁有的儲蓄存款大概在50兆元,占全社會金融資產的34%。

 隨著60後和70後步入到退休年齡,李利認為,這部分人群持有的儲蓄、理財、基金、保險四大類金融資產加起來120兆元,其中儲蓄存款接近72萬,占了社會財富51%。未來十年將進入銀齡財富時代。(更多精彩內容請免費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