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柵潔:打壓遏制加速陸科技突破
曬十四五成績單 稱經濟增量逾35兆人民幣

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9日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畫」首場記者會。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預估,到今年為止的十四五期間,中國經濟增量將超過35兆(人民幣,下同)、經濟平均增速5.5%、人均預期壽命79歲。發改委強調,事實證明,打壓遏制只會加速中國科技突破。中國吸引和利用外資政策導向,一以貫之,未來將持續保障外資企業公平參與標準制定、政府採購。
新華社報導,大陸發改委主任鄭柵潔表示,5年前制定的指標進展,符合預期;常住人口城鎮化率、人均預期壽命79歲、糧食和能源綜合生產能力等8項指標進展,超過預期。
官方稱,十四五時期,大陸經濟總量連續跨越110兆元、120兆元、130兆元,今年預計可達140兆元;增量預計超過35兆元,相當於廣東、江蘇、山東經濟總量總和,也超過世界排名第三國家的經濟總量,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前4年,大陸經濟增速平均在5.5%。
鄭柵潔稱,「十四五」以來,中國站上一個又一個創新制高點:第一艘國產電磁彈射航母福建艦下水、第一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建成營運,加上大型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全球領先,集齊船舶工業皇冠上「三顆明珠」。
第一座中國太空站「天宮」全面建成營運、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電站石島灣基地投入商業運行、「嫦娥六號」實現全球第一次月球背面無人採樣返回、第一次按照國際通行適航標準研製的大陸國產大飛機C919實現商業飛行。
鄭柵潔指,這些「第一艘」、「第一座」、「第一次」,充分彰顯中國創新的重大突破。事實證明,「脫鉤斷鏈」、打壓遏制只會增強中國自立自強的決心和能力、只會加速科技創新的進度和突破。
大陸發改委副主任周海兵稱,「中國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必然是外商理想、安全、有為的投資目的地」,面向未來,中國吸引和利用外資政策導向,一以貫之。將進一步放寬市場准入,推動相關領域有序擴大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