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關係新頁 傳梅爾茨10月首訪中

儘管德國總理梅爾茨今年5月曾表明,應減少對中國依賴,但目前卻傳出梅爾茨(Friedrich Merz)預定今年下半年率德國企業高層組成的代表團,最快可能10月展開任內首次中國行。梅爾茨倘若成行,將對鞏固中德關係具有重要意義。
路透引述消息人士說法指出,在中美因貿易關稅問題產生摩擦之際,作為歐洲最大經濟體及中國重要貿易夥伴的領導人,梅爾茨此行在象徵意義上對於鞏固雙邊關係具有重要意義。
報導稱,中國企業希望加大在德國的投資,而梅爾茨此行也可解讀為修補與中德先前關係緊張的契機。
值得一提的是,梅爾茨當地時間7月4日已先行會見來訪的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按新華社報導,梅爾茨當時表明,德中關系發展良好,政治經貿等各領域合作持續發展。德方願與中方堅持開放互利,促進公平貿易,攜手應對危機挑戰,這符合雙方利益。
王毅則回應,中德關係不針對、不依附、也不受制於第三方,有著強勁內生動力,展現高度穩定特徵;願與德方密切高層交往,用好各領域磋商機制,推中德關系持續健康穩定。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願與德方分享市場機遇。
路透稱,中國與德國的關係密切交織,尤其表現在德國汽車製造商對中國這個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生產與銷售依賴上。
但之前德國蕭茲政府任內,中德關係曾一度惡化。時任德國外交部長貝爾伯克多次公開批評北京,形容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為「獨裁者」,並稱中國為競爭對手。
梅爾茨迄今在對中政策上也採取強硬立場,但尚未選擇北京正面「硬碰硬」。今年5月,他在聯邦議院發表首份《政府聲明》時,雖表明中國為德國和歐盟因應全球挑戰和經濟領域的重要合作夥伴,但他也說:「本著戰略去風險的精神,德國將減少對中國的單方面依賴。」
事實上,中德關係近期也存在其他摩擦點。德國外交部當地時間8日在社群平台X發文,指責中國軍方近日在紅海以雷射照射一架參與歐盟紅海任務的德國偵察機,除表達強烈不滿,也召見中國駐德大使提出嚴正抗議。(更多精彩內容請免費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