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創新藝術 解鎖胡同密碼

談起北京胡同,許多人腦海仍浮現灰牆青瓦、四合院深宅的傳統意象。然而,一群Z世代兩岸藝術青年正嘗試用創意打開歷史空間中潛藏的文化密碼。由「MET元宇宙探戡隊」主辦的藝術駐地創作成果展《胡同密碼》,7月12日於北京開展,透過當代藝術語彙重新詮釋傳統胡同與四合院,探討文化保存與創新之間的全新可能。
本次展覽邀集來自台灣與大陸的24位青年藝術家進行駐地創作,以四合院磚瓦、胡同叫賣聲、老居民的生活節奏為靈感,透過影像、裝置、繪畫等形式,引領觀眾從熟悉的場景中重新發現驚喜。開幕式由北京市台辦霍光峰主任出席,首都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院長張志坤致詞,強調兩岸文化交流對青年世代的重要性。
展覽亮點之一,是融合科技與傳統的創新作品。例如利用AR技術重現胡同生活場景,或將老北京的聲音樣本轉化為互動裝置,讓觀眾一腳踏進「聲音的胡同」。這些嘗試,不僅讓文化更有感,也更貼近年輕人習慣的語言。
背後策畫人:從元宇宙跳進真實巷弄
台灣資深策展人畢依帆指出,「這群Z世代創作者,雖習慣在虛擬世界裡生活,卻對文化根源懷有渴望。透過駐地創作,他們選擇走入真實胡同,在歷史肌理中尋找與空間與記憶的連結。」自2023年起,「元宇宙探戡隊」便致力於打造一個屬於數位原住民的實體文化交流平台,先後舉辦「中華藝術青年新浪潮」與「力爭上游」等展覽,部分作品更獲國際獎項肯定。
畢依帆強調,「我們鼓勵青年從虛擬抽身,重新體驗文化現場,讓創作扎根、讓文化發聲。」未來將持續提升展覽品質,並逐步將成果推向國際,讓世界看見當代中華青年的文化自信與創造力。
一位來自台北的參觀者有感而發:「這不只是一場展覽,更像一場城市巷弄中的文化實驗。」Z世代不只是創作者,更是文化的探險家與傳承者。在這個資訊爆炸、價值多元的時代,他們選擇放慢腳步、走進歷史,用藝術打開對話的任意門。《胡同密碼》展期至7月28日,密碼已解鎖,剩下的,就等你來現場感受。(更多精彩內容請免費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