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8

社評/製造仇恨帶來更多仇恨

image
旺報社評

 隨著罷免投票日逐漸接近,社會對立情緒隨之升高,在罷團及綠營政治人物、青鳥和網軍不斷加大反中力道的操作下,社群媒體頻頻出現「檢舉可疑路人」的貼文和影音,其中絕大部分證實為誤會,卻無可避免地引發論戰、對抗與社會分裂,甚至增加兩岸民眾間的猜忌與對立,對兩岸交流、台海和平都造成不利的影響。

罷免升高對立情緒

 總統賴清德3月間針對兩岸關係提出「賴17條」,指明中國為「境外敵對勢力」,5月間大罷免升溫,挺綠媒體、側翼團體、網軍等展開「大獵巫」,以「反統戰」、「反滲透」、「反舔共」等名義攻擊藍營政治人物與民代。上行下效,一些人只要覺得他人行為可疑,就上前質疑,因而造成許多衝突事件,甚至延燒到網路社群,擴大了社會對立。

 6月間民進黨立委郭昱晴在社群平台公審某民眾,稱其「行為鬼祟」,懷疑動機不單純,引發社會爭議;之後,一名挺綠青鳥在社群平台發文表示,看到某位女遊客在自強隧道附近拍照,他前去質疑並要求遊客把手機裡的照片全部刪去,該青鳥網友還將女網友的照片PO在社群平台上公開質疑;另一名網友發文指稱,在師大附近有「超奇怪」的路人在進行街拍,還錄下該女子身影PO上網。

 接著一位自稱健身教練的女子在社群平台發文表示,她在捷運看手機上自己舉重的影片,不料遭到一名年輕女乘客質疑她為何要拍捷運,並作勢奪走手機。這位自認「台派」的女教練,對自己被懷疑是中共間諜感到十分不解。這些故事說明了「匪諜就在你身旁」氛圍的風聲鶴唳。

 為緩解民眾的拍攝爭議,國防部修訂《軍事營區安全維護條例》,明定何謂「重要軍事設施或軍事機關之駐地」,期望將長期以來的機密、敏感地帶明文化,釐清合法與非法拍攝的界線。但挺綠青鳥和網軍杯弓蛇影的獵巫會減少嗎?恐怕還要看政治人物的態度吧。

 事實上,兩岸交流草木皆兵的態勢不斷蔓延,已到令人心驚的程度。日前國樂演奏家朱紫渝在臉書上發文,稱她受邀在7月上旬赴大陸表演,抵達後才知道該演出是「慶祝台灣光復80周年」活動,她不滿事先沒有得到應有的資訊;讓她更無法接受的是,參加者被要求喊「我愛黃河、我愛中國」;朱紫渝指控上玹樂集民族管弦樂團,用隱瞞、半強迫方式「讓他人成為中國大外宣的政治素材」。

交流大門愈關愈緊

 但上玹樂集澄清並無「隱瞞、半強迫」情事,強調該活動「主題並無不妥」,且事前清楚告知,所有團員均知悉是赴山西與郎朗及大陸樂團聯合演出,感到機會難得,朱紫渝若不認同可以不參加,上玹樂集不理解,為什麼她在參加演出並領取酬勞後如此指控?

 雙方各執一辭,真相陷入羅生門,但可以確定的是,類似事件一再發生對兩岸互動與交流勢必造成不好的影響,兩岸間平常不過的交流活動,竟蒙上政治陰影,主辦者與參與者動輒腳踩政治地雷,連「慶祝台灣光復80周年」的主題,都可能引發爭議,不難想像在民進黨政府極力去中、對岸強化中國認同的角力下,兩岸民間將失去互信與合作的空間,不但交流的大門將愈關愈緊,甚至連音樂、戲劇、文創展演等文化的交流也將會愈來愈困難,對兩岸人民來說,實在不是好消息。

 兩岸政治有分歧,但文化的連結非常緊密,這是雙方交流的最大公約數。台灣政治體制已成熟,政府對自己人民、對兩岸交流應該有自信心。政黨不帶頭獵巫,不散播仇恨言行,約束支持者的激進言行,民間自然會導引出豐沛的力量,促進兩岸之間更多的對話與互動,「獵巫」只會製造仇恨,仇恨會帶來更多仇恨,台灣將動盪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