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立案 衝擊稀土箝制美大計

今年5月正值中美關稅過招,北京亟欲以稀土箝制美國的同時,大陸卻爆出,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原主席藍天立可能涉嫌包庇稀土走私的弊案。儘管中美眼下暫時休兵,《星島日報》直言,藍案不僅影響對美鬥爭,更間接衝擊中美貿易戰。
報導指出,在藍天立被查之後,中國隨即掀起對非法採礦和涉重金屬汙染問題倒查十年專項行動。中國國家出口管制工作協調機制19日還組織商務部、公安部、國家安全部、海關總署等單位,召開打擊戰略礦產走私出口專項行動推進會,要求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堅決防止繞道出口。這些動作側面印證藍天立極有可能涉及有色金屬腐敗,充當稀土走私出口保護傘。
報導分析,中美貿易戰如火如荼之際,稀土是中國反制王牌工具,無序開採走私出口不僅汙染生態環境,而且影響國家的稀土戰略,影響對美鬥爭。因此藍天立案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是重大政治問題。
此前,中國國家安全部也曾直指,近年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及其代理人企圖勾連策反境內不法分子,利用寄遞手段竊取稀土相關物項,並稱某國不能自主生產提純稀有金屬,但卻能透過各種渠道和手段囤積相關稀有金屬。
另外,報導提到,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原主席劉慧是今年第3位被查的自治區政府首腦,加上幾年前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前主席努爾.白克力和內蒙古自治區前主席楊晶,大陸5大自治區主席全數落馬,這一方面是與貪腐有關,但亦有不少涉及政治問題。
報導指出,過去大陸官方為展示對少數族群善意,對少數民族犯罪人員實行「兩少一寬」政策,對違法違紀的少數民族高官也投鼠忌器。直到2010年,中共發布《關於進一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的意見》中指出,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凡屬違法犯罪的,不論涉及哪個民族,都要堅決依法處理,表達了欲廢止兩少一寬政策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