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2黃敬文/台北報導

海馬士火箭集中彈幕 鐵雨般威懾力

image
海馬士火箭營成軍4天後就投入漢光41號演習。(本報資料照片)

 今年漢光演習另一大亮點,就是對美軍購的「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在本月4日由58砲指部海馬斯多管火箭營低調正式成軍,部屬在我國中部地區,隨後便投入這次的漢光演習,進行戰力保存、接戰射擊及彈藥裝卸載等高強度課目,包含部隊迅速轉移陣地、模擬實戰精準打擊,並完成彈藥快速裝卸,模擬支援打擊台灣海峽進逼、甚至登陸的敵軍。

 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是美國1990年代末期為取代履帶型M270多管火箭系統所研製,可採空中機動運輸,提高部署機動性與存活率。系統掛載1個彈箱,可攜帶6枚火箭彈或1枚戰術飛彈,最遠射程分別為70公里與300公里以上,具精準導引打擊功能,其中火箭彈造成的集中彈幕,形成鋼鐵雨般強大威懾力。

 從烏俄戰爭可見,由於俄羅斯防空系統無法攔截海馬士系統,且海馬士系統具機動部署能力,可完整保存戰力,致作戰全程持續提供烏軍所需精準火力,其中烏軍更以海馬士系統精準摧毀俄軍指揮所與後勤中心等固定設施。

 「防衛固守、重層嚇阻」為我國戰略構想,所以在建軍規畫上,以建置遠距、精準、機動與高效打擊的火力部隊,有利實施重層打擊或遠程火力增援,契合國防戰略為主,因此海馬士系統實為首選,國軍也逐年提升整體砲兵科技與運用,就目獲分研、指管自動化、精準投射與特種射擊等,建構綿密目標火力涵蓋率。

 陸軍編列325億元採購29套海馬士,建案名稱為「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其中11套是川普1.0時期同意軍售,另外18套則是拜登政府同意增購;根據國防預算書,全案計畫於2020至2027年,採軍購方式向美籌購29套、戰術區域飛彈84枚、精準火箭864枚、訓練模擬器2套及附屬裝備,據悉全案裝備依發價書規畫,區分2批次交運,第一批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11套已在去年9月26日接收,另外戰術區域飛彈64枚,也在今年第一季全數交運。

 本次漢光演習,陸軍砲兵第五八指揮部針對「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進行戰力保存、接戰射擊及彈藥裝卸載等高強度課目,包含部隊迅速轉移陣地、模擬實戰精準打擊,並完成彈藥快速裝卸,展現平日精實訓練成效。

(更多精彩內容請免費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