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兩岸關係 人民有自己的想法

300多位大陸旅遊界人士申請來台參加2025年台北夏季旅展,因民進黨政府緊縮兩岸民間交流,未能如願參展,主辦的台灣旅遊交流協會執委會主委賴瑟珍深感挫折與遺憾。不過,人民有自己的選擇,大陸業者雖未能來台行銷,卻不影響民眾赴大陸旅遊的意願,大陸旅遊成為這次旅展第二暢銷商品!
大陸旅遊熱 擋不住
台北旅展創立於1987年,是全台規模最大旅展;儘管近年來兩岸關係緊張,但大陸旅遊業者還是年年應邀參展,介紹大陸旅遊特色並行銷相關商品。今年陸委會首次拒絕大陸業者來台,旅遊業者觀風向,不敢銷售團遊行程,僅以「散客遊」、「考察團」名義低調接單,宣傳單還刻意放在攤位角落不起眼處。
儘管如此,大陸旅遊行程詢問度非常高,購買超乎預期,豪華團尤其暢銷,要價30多萬元的南北疆火車遊、十幾萬元的長江三峽遊輪都能熱銷。作家張曼娟日前在個人臉書粉專上分享新疆旅遊的歷程與心得,大讚CP值很高;雖遭青鳥和親綠網軍1450出征,但張曼娟表示,北疆行是她「理想中的旅行」;早在她十多歲時某個暑假時就已醞釀,當時她在圖書館翻閱《大唐西域記》,就對玄奘法師走過的廣袤大地生出嚮往之心。
世界上值得旅遊的地方很多,對台灣民眾來說,大陸好山好水除了美麗、撼動人心,還有深藏在記憶與心靈裡的文化與歷史連結,這可能是任何其他地方的旅遊勝地,難以具有的吸引力。
大陸的景點有很強的國際競爭力,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的數量來說,截至2025年,中國大陸列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總數達60 項,居全球第2,僅次於義大利的61項。不過,義大利早在1979年開始即有入選世遺,最近一次是2023年,中國大陸1987年才開始有世遺入選,最近一次入選是今年的甘肅張掖彩色丘陵。大陸的世遺入選潛力還在增加中,且中國大陸是世界上擁有世界遺產類別最齊全的國家之一。
政府政策限制下,民眾赴大陸旅遊只能化整為零,以所謂「地下團」方式進行。交通部觀光署統計,2024年台灣赴大陸旅遊達277萬人次,占台灣民眾出國人次的16.3%,不及到日本旅遊的人次多,但考慮政府將大陸列為旅遊橙色警戒區,再三提醒國人不要或至少應減少前往大陸旅遊的因素,還有近300萬民眾到大陸旅遊,可見禁團令擋不住民眾赴陸旅遊的意願,反而有越禁越旺的趨勢;航空業者透露,兩岸航線並沒有增班,但航班天天客滿,需求居高不下。
台灣旅遊業 苦哈哈
2024年入境大陸國際旅客1.32億人次,其中台灣旅客277萬人次,僅占2%,對大陸來說無足輕重,但對台灣而言,陸客對台灣旅遊業榮枯卻非常重要。自兩岸因疫情相互關閉旅遊大門,台灣觀光市場頹勢難掩,政府訂定國際觀光客人次目標連續跳票,剛上任的觀光署長陳玉秀乾脆表明,不再把來台旅客人數作為衡量推展觀光的單一KPI目標。言下之意,做不到就不再要求。但不論政府是否把觀光客人數納為指標,台灣觀光業包括旅行社、免稅店、導遊等營收減少,生存面臨嚴峻挑戰,是無法迴避的事實。
今年暑假是旅宿業者近年最慘澹的旅遊季,尤其花東地區,受去年地震影響,過往花蓮暑假住宿率約在8成5,今年平日不到3成,假日也只有4成,梨山地區住宿率從7成下滑為5成,業者叫苦連天。
兩岸旅遊互不開放,受苦的是民眾與相關業者,對台灣而言,受到的傷害比大陸更大,畢竟大陸大、台灣小,不開放對大陸所造成影響非常有限,怎麼看,民進黨政府都像是在懲罰自己的人民,實在不是執政者應有的心態與做法。
26日的罷免投票及台北夏季旅展,都非常清楚告訴政府,人民對大陸、對兩岸關係有自己的想法,不是政府說了算。人民希望台海平靜,希望去大陸旅遊,政治人物應該順應民意。賴政府要以大罷免所展現的民意為鑑,趕快檢討大陸政策,開放兩岸民間交流,尤其赴大陸團客旅遊,愈快開放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