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企團抵中 波音可望獲新訂單
IMF大幅上調陸GDP 呼籲全球減少貿易壁壘

中美於瑞典經貿談判如火如荼之際,美國重量級企業團到訪中國,除釋放對話訊號,也尋求中國商機。中國民航局局長宋志勇28日會見波音高層,波音預料有望爭取新訂單。時隔1日後,大陸工信部長李樂成也會見由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董事會主席辛柏文率領的美重量級商界代表團,鼓勵美企持續投資中國,實現共贏。
此外,國際貨幣基金(IMF)29日更新世界經濟展望,預計2025和2026年全球經濟分別增長3%和3.1%;新興市場和開發中經濟體今年GDP預期從3.7%上調至4.1%。中國是IMF上調幅度最大的經濟體,預測今年經濟成長率將達4.8%,而先前預測為4.0%。
宋志勇28日會見波音公司高級副總裁尼爾森(Brendan Nelson)。《南華早報》29日表明,中國民航局已要求大陸航空公司更新2025年及以後的機隊採購與更新計畫,並特別關注是否包含波音的逾期訂單,以評估市場需求。如果北京能夠下達新訂單,對財報已有改善的波音來說,無疑將是一大利多。
波音第二季財報顯示其虧損收窄、收入改善。波音第二季虧損6.11億(美元,下同),相當於每股虧損0.92元,但較去年同期虧損14.4億元大幅減少。
李樂成29日在北京會見美企高層代表團時,雙方就裝備機械、智慧型製造等領域進行交流。他呼籲,美中貿委會為中美產業合作和經貿往來健康發展創造良好條件,鼓勵更多美企「投資中國」,實現「互利共贏」。
他強調,工信部將一如既往為外資企業做好服務保障,致力於維護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競爭秩序。報導指出,包括美國賽默飛世爾、奧的斯、蘋果等企業代表參會。
辛柏文則回應,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將繼續致力於促進美中經貿關係健康發展。
大陸《環球時報》評論指出,美國商界代表自發前往中國,反映業界的集體選擇。中美經貿合作是互利共贏的,不是誰壓誰的零和博弈,任何試圖割裂兩國經濟連結的做法都違背經濟規律。
拉攏美企的同時,北京也持續向國際社會喊話。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28日與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森會晤時稱,中瑞應共同支持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中國外長王毅同日與韓國外長通電話時也稱,中韓應共同反對「脫鉤斷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