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9吳泓勳/浙江金華報導

抗戰勝利80年 「台灣義勇隊」留身影

後人憶熱血 台青念李友邦精神

image
今年是對日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80周年,當時由台籍將領李友邦成立的「台灣義勇隊」,成為台灣人抗日力量的一環。(吳泓勳攝)

 今年是對日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80周年,大陸各地官方發起眾多慶祝紀念與參訪活動,走訪位於浙江金華的「台灣義勇隊」舊址與紀念館,讓這支以台籍人士組成的抗日隊伍再度被憶起。作為台灣義勇隊後人的黃幀表示,爺爺奶奶過去都參加過義勇隊,開設醫院收入除基本開銷外,剩下都作為義勇隊的活動經費,真的都是帶著一腔熱血救國。

 實際上,今年6月大陸官方公布第六批《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就將代表兩岸共同抗日歷史的《台灣義勇隊檔案》選入。另在抗戰勝利70周年時,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也曾接見過當年的「台灣義勇隊」少年團代表,表現對抗戰貢獻的認可。

 「台灣義勇隊」是抗日戰爭期間,由台灣民間人士在浙閩兩省政府支持下組織的抗日團體。1938年正式成立,隸屬於台灣獨立革命黨。主要領導者為台籍抗日將領李友邦,最多時人員達600多人。

 台灣義勇隊紀念館館長鄭小琳表示,對日抗戰爆發後,李友邦在浙江金華成立「台灣義勇隊」,剛開始時成員僅30多人還有6名小孩,也把孩子組織起來成立少年團,「如今還在世的基本都是少年團成員,成人隊員都已離開。」

 與常規抗戰部隊相對不同,「台灣義勇隊」主要貢獻在於醫療支援,透過設立台灣醫院救治傷患,生產急救包、瘧疾丸等醫療物資;政治宣傳廣播勸降日軍,在浙贛會戰中成功勸降7名日軍並繳獲武器;生產報國,像是創辦製藥社和樟腦廠,生產的藥品直接用於抗日前線。

 鄭小琳說,直到1942年浙贛戰役爆發、金華淪陷。台灣義勇隊撤到了福建龍岩,並進行過少數的武裝抗日行動,例如曾以手榴彈空襲的方式偷襲當初日本在廈門的一處行政指揮中心。

 台青林金凱威表示,對紀念館內印象最深的是李友邦曾說「欲求台灣,必先救祖國」,顯示他個人與台灣義勇隊捨小我、顧大局的精神,影響後輩也一直留存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