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9李文輝╱綜合報導

學者:綠默許側翼言行 對民主非好事

BBC關注八炯納粹爭議

image
726大罷免大敗後,網紅「八炯」被揭發曾透露「研究納粹如何操控群眾反共」等言論,引起外媒關注。(本報資料照片)

 網紅「八炯」的納粹言論,引起外媒關注。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8日報導此事,並訪問學者專家探討此事件背後的政治風氣和教育問題。學者分析,這次大罷免,綠營默許側翼式言行扮演主旋律,若政治繼續極端化,恐導致社會出現更多激烈或偏差舉動,對台灣民主非好事。

 BBC中文網報導,除了八炯,近月來台灣政壇多次出現納粹相關爭議。分析指出,這反映出台灣歷史教育的結構性問題,大眾對世界史認識淺薄,與國際社會存在明顯落差。台灣歷史學者李峙皞說:「如果發生在西方社會,那些人的政治生命絕對會結束,但對台灣來說,納粹是一段陌生的歷史。」

 BBC中文網報導,7月26日大罷免大敗後,陣營出現裂痕,「閩南狼」陳柏源於8月3日發布影片,揭露八炯的納粹言行後,驚動台灣各界,國民黨批評大罷免與政治極端主義連結。德國在台協會發文,譴責任何「納粹手勢與符號的使用與標示」。「八炯」隨後拍影片道歉,稱深刻反省並意識到說法不妥。民進黨表態「譴責任何消費、運用納粹符號的行為」。

 報導引述美國德州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翁履中分析,民進黨雖與「八炯」切割,但難以改變一般選民負面觀感。

 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劉嘉薇表示,「八炯」和「閩南狼」被外界認為是「民進黨網軍」。這將進一步影響大罷免「823」第二輪投票。

 報導稱,事件也引起台灣猶太社群強烈不滿,美籍律師、台灣可巴德猶太協會創會理事長方恩格表示,相信事件並非出於反猶,而是「無知」,但已冒犯在台灣居住的500至1000名猶太人。台灣公眾人物引發納粹爭議並非首次。方恩格說,在台定居30年,「我們已經習慣了」。

 報導列舉,今年5月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將總統賴清德比喻為希特勒。2004年國民黨在報章廣告把時任總統陳水扁比作希特勒。2016年新竹光復中學學生扮演納粹軍隊、親衛隊。2018年新竹某美髮沙龍使用納粹標誌當店標等,屢遭德國在台協會與以色列在台辦事處嚴厲譴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