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七年 中日韓重啟農長會議

在美國對全球發起關稅戰的背景下,中日韓三國時隔七年再次舉行農業部長會議,商討糧食安全與農業合作等議題,並推動會議機制制度化。與此同時,中韓亦就漁業執法合作展開對話,商定在打擊非法捕撈等方面加強合作。
綜合韓聯社、新華社報導,第四屆中日韓農業部長會議11日在韓國仁川舉行,此次會議也是自2018年以來首次重啟。中國農業農村部部長韓俊、韓國農林畜產食品部長官宋美玲以及日本農林水產大臣小泉進次郎共同出席會議,三方圍繞六個核心議題展開深入討論,包括維護糧食安全、防控動物疫病、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促進農村地區發展、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以及國際協調合作。韓俊強調,中日韓農業部長會議是三國協調農業政策、分享技術經驗的重要平台,中方願與日韓採取一致行動,推動農業合作全面重啟。
根據會後發表的聯合聲明,三國同意定期召開農業部長會議,並確定下一屆會議將於日本舉行。回顧第三屆農業部長會議,時任中國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曾提出在未來十年將中國與日韓的農產品貿易額翻倍至300億美元的目標,並倡議三國農業部以「中日韓+1」的模式,共同探索在第四方市場開展合作。
除農業議題外,中韓近期也就漁業執法合作展開磋商。根據韓聯社報導,中韓漁業執法工作會談於5日至7日舉行,雙方商定在維持《中韓漁業協定》水域捕撈秩序、打擊非法作業方面加強合作。報導指出,自9月1日起,雙方將對無證捕撈、進入領海或特定禁區作業、妨害執法等嚴重違規漁船直接移交對方。
雙方還決定,針對在韓方專屬經濟區(EEZ)發現的中國漁船,擴大強制拆除漁具範圍,同時加強執法和監督機關合作,以解決西部海域北方界線(NLL)附近中國漁船非法捕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