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31吳泓勳、黃敬文/台北報導

陸閱兵 專家:觀察南北三角對抗

政治意義大於軍事 加深民主與專制對抗

image
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30日舉辦「中共舉辦九三閱兵活動內外目的與意涵」座談會,出席的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右起)、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執行長董立文、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兼副主任張國城合影。(姚志平攝)

 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30日上午舉辦「中共舉辦『93閱兵』活動內外目的與意涵」座談會,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執行長董立文表示,本次中共閱兵真正看點並非武器或士兵,關鍵更在閱兵台上,分析對全球地緣政治將有三層面重大影響,包括中共內部高層的出席與排位等政治變化、韓半島的北三角、南三角對抗格局是否成型,以及全球26國新威權聯盟領袖的同框畫面。

 與會的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蘇紫雲表示,中國這次的閱兵相較2015年有些不同,但目的一樣是「七分政治、三分軍事」,他認為相較民主國家以和平緬懷對二戰做紀念,中共卻展現軍事成果,並運用外交排場暗示具備與西方對抗底氣,讓這次閱兵帶來一些戰略後座力,等於自證「中國威脅論」,反而可能加劇其他國家對北京的圍堵。

 董立文分析,本次中共閱兵真正看點是在閱兵台的各國出席領袖,認為這對全球地緣政治將有三層面重大影響。第一是出席的中共內部高層政治變化,外界應觀察誰在主席台上露面、政治排序以及哪位中共官員消失。

 第二是觀察韓半島北三角(中共、俄羅斯及北韓)及南三角(美國、日本及南韓)對峙局面是否成形,第三要點則是形成全球26國的「新邪惡軸心」領袖同框畫面;他認為中俄北韓領導人首次同台,這是全球獨裁國家聯盟,加深世界民主與專制體制對抗形勢。

 美國傳統基金會亞洲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暨美國前副國安顧問葉望輝表示,中共本次閱兵的政治意涵大於軍事意涵,除展示軍事武器威嚇,包含第一島鏈在內的台灣,並向全球投射反法西斯、反極權形象,更想透過統戰、政治作戰論述來抹煞中華民國過去在二戰歷史所扮演的角色。

 葉望輝還指出,在美國及盟友越趨依賴中國大陸供應鏈背景下,共軍軍力持續發展,現在華府正對中共保持懷疑態度,美國盟友亦隨之進行戰略調整,同時中共、北韓與俄羅斯領導人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所引發的戰事仍持續背景下齊聚,也促使美國高度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