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8藍孝威/綜合報導

習提亞洲模式 學者:打造穩定島

既是挑戰 也是責任

image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提出「亞洲價值觀」及「亞洲安全模式」,大陸學者金燦榮認為,這是要把中國周邊打造成「穩定島」。(新華社)

 面對美國總統川普掀起全球關稅戰,希望以圍堵中國來牽動國際力量變化,加上俄烏戰爭可能引發國際秩序轉型,在此大背景下,中共中央4月舉行周邊工作會議,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提出「亞洲價值觀」及「亞洲安全模式」。大陸知名國際關係學者金燦榮認為,這是要把中國周邊打造成「穩定島」。

 金燦榮接受觀察者網訪問時表示,當前全球局勢動盪不安,中國所處的區域安全環境更是所有大國中最為複雜與敏感的。但他同時強調,儘管面臨眾多挑戰,中國與周邊地區仍具備穩定與發展的潛力,有望在全球安全局勢中發揮積極作用。

 金燦榮指出,中國周邊地區地緣政治問題層出不窮。其中包括朝鮮半島核危機、台海局勢緊張、南海主權爭端、中印邊界對抗,以及印巴長期的軍事對峙。此外,鄰國緬甸也處於政治混亂之中。金燦榮認為,中國維持周邊穩定既是挑戰,也是責任。

 從地理與人口結構來看,中國陸地上有14個鄰國,海上還有8個鄰國,總數達到20個,遠高於其他大國。這些鄰國不僅數量多,國情也迥異。中國和印度均超過14億人口,加上印尼、孟加拉國、巴基斯坦等國人口都超過1億至2億。光是中國及其周邊總人口,約占全球56%。

 同時中國周邊區域內經濟發展水準存在極大差異:既有如新加坡等人均GDP高達8至9萬美元的發達經濟體,也有阿富汗等人均GDP僅400至500美元的國家。這種經濟落差,往往也會演變為政治不穩與安全風險。

 金燦榮強調,中國周邊國家的政治體制涵蓋全球幾乎所有類型,包括君主制、民主制、威權體制及社會主義制度,這種政治制度的多樣性也為區域安全治理帶來額外挑戰。再加上宗教與族群分布極為複雜,使得衝突還牽涉文化與宗教層面。

 儘管局勢嚴峻,金燦榮對未來仍保持審慎樂觀。他指出,中國過去數十年能在如此複雜的環境中保持自身穩定,並推動與周邊國家關係的穩步發展,說明中國周邊既是一塊難得的「穩定島」,又會擁有強勁的經濟發展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