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5郭羽倫/綜合報導

晶片傾銷逾300% 4美企遭點名

江蘇半導體協會舉報 德儀、博通、亞德諾與安森美上榜

image
陸點名德儀等4美企,涉嫌傾銷晶片。圖為德州儀器在第六屆進博會展出機器人機械臂。(新華社)

 中國商務部13日公告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相關模擬晶片發起反傾銷立案調查。初步證據顯示,原產於美國的申請調查產品在調查期內價格持續大幅下降,對中出口的傾銷幅度達300%以上,相關產品在中國市占率年均達41%。目前,中國模擬晶片自給率低,市場格局仍由外資主導,因此這次調查或對於國產替代爭取更多機會。

 另外,國投新集擬以不超過4.5億元(人民幣,下同)認繳拓荊鍵科新增註冊資本192餘萬元。如果進展順利,這或將成為大陸國家大基金三期投向的首個半導體項目。

 根據第一財經報導,江蘇省半導體行業協會提交的申請文件指出,相關美國生產商包括四家,分別是德州儀器、亞德諾(ADI)、博通、安森美。

 文件指出,在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傾銷調查期內,美國進口相關模擬晶片的傾銷幅度呈現超高額特徵。其中,通用接口晶片傾銷幅度達302.41%,柵極驅動晶片傾銷幅度達458.51%,遠超正常貿易範疇,構成典型的惡意傾銷行為。

 在中國國內市占率方面,美國相關產品占比從2022年的35.40%升至2024年的44.98%,年均市占率達41%。

 報導指出,在逐步掌控大陸市場定價權後,上述晶片透過降價的方式擠壓大陸國產產品生存空間。比如,美國相關通用接口晶片從2022年3.00元/顆降至2024年1.55元/顆,累計降幅48%。而柵極驅動晶片的累計降幅則為55%。

 華創證券指出,中國為全球最大模擬晶片消費市場。但2024年中國模擬晶片自給率僅約16%。中國市場前15家模擬晶片廠商中就有10家為海外企業。其中德州儀器、亞德諾、英飛凌位列前三名。未來在持續的政策引導下,國產替代空間可觀。

 另外,據財聯社報導,拓荊科技12日發布公告稱,子公司拓荊鍵科擬以投前估值25億元的價格,融資共計不超過10.395億元,參與的投資方中就有大基金三期子基金之一的國投集新。

 拓荊鍵科業務範圍屬於高端半導體專用設備領域,主要聚焦3D積體電路設備的研發與產業化應用。報導稱,今年將是核心區域半導體國資基金的「實戰元年」,其子基金參股或投資動態正在密集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