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5藍孝威/綜合報導

印歐經濟走廊 淪美戰略犧牲品

抗衡帶路一場空

image
美國學者認為,若迦薩衝突沒有終結,印歐經濟走廊項目近乎沒有啟動可能。圖為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景觀裝置。(新華社)

 2023年9月新德里G20峰會現場,在美國拜登政府主導下,美國、印度、沙烏地阿拉伯以及歐盟等共同宣告打造「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IMEC),試圖憑藉鐵路、管道等基建,增進亞洲、波斯灣與歐洲的經濟連通。西方媒體當時評價其足以制衡中國「一帶一路」計畫,時任美國總統拜登更直言,IMEC將改寫遊戲規則。

 但2年過去後,此一工程卻近乎原地踏步。《南華早報》13日報導,這個欲經波斯灣把印度、以色列串聯,進而通達歐洲的龐大經濟設想正走向破滅,幾乎淪為迦薩衝突以及美國戰略關注點遷移的「犧牲品」。

 分析人士指出,印歐經濟走廊利益攸關方不但沒挖掘項目變革性經濟潛力,反而深陷內部紛爭漩渦,曾被華盛頓視作「多邊合作典範」的宏偉計畫,如今舉步維艱。

 中東陣營與以色列關係嚴重倒退,是棘手難題。作為IMEC核心參與主體,近幾個月來,因迦薩地帶持續不斷的戰亂與飢荒,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以色列關係急劇惡化,2020 年在美國斡旋達成《亞伯拉罕協議》後催生的外交融洽氛圍,現已基本消散。

 9月初,以色列宣布吞併約旦河西岸,直接激怒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該國外交部長特使紐塞柏(Lana Nusseibeh)批評,強調此為觸碰阿方紅線之舉。9日,以色列對卡達首都杜哈的哈瑪斯高層進行空襲,更是讓局勢雪上加霜。

 同樣身為海合會核心的沙烏地,曾承諾為IMEC注資200億美元,如今也興致缺缺,其原計畫投入的連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約旦的鐵路工程,現已擱置。

 在中東關係撕裂的反差下,印度上周和以色列簽訂雙邊投資協定,但兩國財長後續聯合聲明裡,卻對印歐走廊隻字未提。

 美國萊斯大學學者伍瑞克森(Kristian Coates Ulrichsen)認為,地區局勢已讓「印美以阿」小多邊同盟與走廊建設的可行性遭人質疑,海合會官員現在將以色列領導層看成地區穩定的威脅,若迦薩衝突沒有終結,走廊項目近乎沒有啟動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