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30黃敬文/台北報導

強弓飛彈首亮相 攔截高度達70公里

image
中科院最新研發的天弓四型「強弓飛彈」系統,攔截高度突破70公里。(王英豪攝)

 「2025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18至20日在南港展覽館登場,中科院本次也展出多項新銳軍武,其中最受矚目的是以「強弓專案」研發天弓四防空飛彈,這次也再次國防展首次展出;中科院長李世強表示,只要展出就會量產,強弓飛彈由於攔截高度達70公里,是設定在更高層的高度來攔截導彈,與其他武器共同攔截各種來襲目標。

 首度亮相的強弓飛彈系統,為我國自主研發的陸基中層反彈道飛彈系統,能於中空層攔截來襲戰術彈道飛彈,與低層反飛彈系統形成重層攔截火網,此外射高可達70公里,且具靈活機動部署特性。

 強弓飛彈採兩節設計,由截殺載具跟加力器組成,最大速度可達極音速,外殼則採用複合材料,飛彈在終端飛行時,能夠藉由推力向量控制系統修正飛彈軌跡,藉此攔截來襲的目標,同時為盡速射達指定高度而採垂直發射,展區現場更是以未填裝炸藥、外殼未塗上靜電塗裝的實彈,彈身複材與實彈相同。

 而現場展示的強弓發射架可承載4枚強弓箱組飛彈,發射時採垂直發射,可配合作戰需求而靈活部署,但由於受限於展場高度,現場並未實際將發射架展出垂直樣貌,僅能斜放示意。

 強弓飛彈系統搭配中科院自行研發最新一代主動式相列強弓雷達,採用全固態模組之主動電子掃描陣列天線,提供對戰術彈道飛彈目標更高更遠的偵追性能,可搭配弓三及愛三飛彈執行協同作戰,強化區域防空整合能力。

 系發中心副主持人盧健勝表示,強弓飛彈系統是中科院針對敵方的戰術彈道飛彈的威脅,而開發完成的陸基中程反飛彈系統,能在中空層攔截敵軍的戰術彈道飛彈,並與我國低空層的愛國者、弓三系統等反飛彈系統形成重層的攔截火網。

 他指出,強弓飛彈系統採機動化設計,除可增加戰場存活率外,也可以視作戰需要,指揮管制其他的防空飛彈,共同執行作戰任務,射控雷達則具有搜索、追蹤、分類及鑑別目標能力,並引導強弓飛彈向攔截點飛行。

 後續中科院仍將持續將強弓飛彈所搭配的主動式相列強弓雷達縮小化,據悉強弓飛彈有望納入國防部近日提出,達兆元規模的「不對稱作戰及作戰韌性特別預算」,全案金額上看千億元。(更多精彩內容請免費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