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2呂昭隆/特稿

遼寧號繞台一周 陸警示意味濃厚

image
合作無間 →有1996年飛彈危機的經驗,這回遼寧艦穿越台海,國防部長馮世寬(左圖)與參謀總長邱國正(右圖)展現最佳分工默契。 (本報資料照片)
合作無間
→有1996年飛彈危機的經驗,這回遼寧艦穿越台海,國防部長馮世寬(左圖)與參謀總長邱國正(右圖)展現最佳分工默契。
(本報資料照片)
大圖為去年「漢光32號」演習總統車隊由國防部大門進入衡山指揮所。(本報資料照片)

中共遼寧號這次大白天穿過台灣海峽,相當高調,更是航母第一次繞台一圈,政治警告意味,不言可喻,面對新的局勢,國軍應擬定因應之道。

 遼寧號這次是首度穿越第一島鏈的遠航訓練,中共海軍司令員吳勝利特別重視,還隨艦南下。按常理,這隻航母編隊應該在南海好好訓練一整個冬季,然而,遼寧號卻不惜放棄大好的操練機會,縮短航訓時間,在南海虛晃一下,就急忙北返穿越台海,頗有衝著台灣來的政治用意。

 國軍因應沉穩自制

 其實台灣海峽空間狹窄,不利航母發揮戰力,但是遼寧號會不會在蔡英文總統出訪時穿越台海,早被炒翻天,還有些人火上加油,出現所謂的「一舉殲滅」說,好像遼寧號不來就沒種,會被「勇敢的台灣人」瞧不起,中共也別無選擇,遼寧號若不過台海,會被解釋成示弱,讓人誤判情勢。

 這次遼寧號穿過台海,軍方因應是循上次夜間走台灣海峽的嚴密監控模式,比較令人意外的是,遼寧號日前南下,我方派RF-16偵察機拍照,但昨天卻沒有出動。按常理,日本與美國軍機不會進台海偵照,只有我軍機可以進出,未把握機會大拍特拍,可見我方因應中共機艦威嚇的沉穩、自制。

 神似20年前飛彈危機

 自從蔡英文總統與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熱線通話後,中共機艦先後繞台,雖然力度遠不及20年前的台海飛彈危機強,但模式卻有神似之處。20年前的台海危機,也是前總統李登輝訪問美國康乃爾大學而開啟。

新局勢應有新策略

 當時是對岸第一次用文攻武嚇對付台灣,手法粗暴,但有了上回經驗,加上中共國力與軍力的成長,這回改採機艦繞台方式,逐步進逼,可以預料,中共海空軍繞台演訓將常態化,手段雖比直接打飛彈到基隆和高雄外海溫和,但持久為之,或可達成另一種屈人效果。

 因此,國軍面對新局勢,應訂出新的應變措施,一如台海危機時的18套計畫;再者,軍情單位也得重新研析當年大陸文攻武嚇的步驟,避免執政當局誤判兩岸軍事情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