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3季節/綜合報導

垂涎帝國墳墓 英俄爭戰百年

image
1878年的政治漫畫象徵著阿富汗受到列強的垂涎,左邊是俄國熊,右邊是英國獅,中間是阿富汗統治者。(摘自網路)

阿富汗的重要性,早在19世紀就被英俄兩國體認。從19世紀初到20世紀初長達百年,兩國在此角逐對阿富汗的控制權,史稱大博弈(The Great Game)。

 原本作為海上島國的英國,與還僅限縮於烏拉山脈以西的俄國,風馬牛不相及,但隨著英國向海外建立大量殖民地,最終控制了整個南亞大陸;俄國則不斷向烏拉山脈以東的亞洲擴張,獲得中亞大量領土,到19世紀初英俄兩國的領土在中亞越靠越近,俄國不斷向南擴張,視阿富汗為自己南下印度洋的跳板;英國擔心自己在印度的統治會受到威脅。

 於是英國先發制人的出兵攻打當時已是一個獨立國家的阿富汗,1839年英國成功推翻統治政權,建立親英政府,但阿富汗人民不斷反抗,1842年英國撤軍,原本的阿富汗統治者回國復辟。

接下來30年,俄國持續向阿富汗推進。1842年時,俄國的邊界與阿富汗隔海對望1865年,俄國正式吞併塔什干,三年後吞併了撒馬爾罕。1873年,俄國基本上完全占據了阿姆河以北的土地。1878年英軍再次入侵阿富汗,是為第二次英阿戰爭,這次英國成功迫使阿富汗簽約,在保持主權之下,將外交由英國控制。

1885年,英國和俄羅斯在阿姆河的綠洲發生軍事對峙,幾乎釀成戰爭。英國最後決定接受俄羅斯的建議,接受雙方的現有控制界線為俄羅斯與阿富汗之間的邊界。英俄在阿富汗的衝突暫時告終。之後英俄兩國仍不斷爭取對阿富汗有更大的影響力,直到二戰結束大英帝國瓦解,英俄兩國在阿富汗的百年爭奪才畫下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