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5林志成/台北報導

黃怡真推日新TED 翻轉教育

教育家典範人物

image
台北市日新國小老師黃怡真,被教育部選為教育家典範人物。(黃怡真提供)

面對一群不見學習希望的孩子,老師如何讓他們重回學習舞台?台北市日新國小老師黃怡真,首先翻轉自己的位置,重新成為一個學習者,使教學工作變得更貼近學生,進一步翻轉教育。她最近獲教育部選為教育家典範人物。

黃怡真表示,在就職養成過程中,她雖不算崎嶇坎坷,但遇到的各種挑戰也不算少,一路以來的成長,其實仰賴許多資深教師的陪伴與輔導,在透過許多與人相處互動、不同觀點間調整適應的過程,慢慢轉化成自身經驗。

黃怡真在2015年推動「日新TED」課程,運用以終為始的觀念,提供學生學習決定權,並藉由資訊科技,建構學生不同於以往的學習鷹架,讓不習慣上台表達,或在小組裡分享的學生,也能透過行動載具APP學習。

黃怡真說:「這個課程讓較內向的學生不用對著一堆人說話,可以透過一個個步驟的執行,放慢速度學習思考與表達,甚至可以隨時聽取或刪除重來,讓學生有修正與選擇的權利。」

當老師透過各種新嘗試要翻轉學生學習時,常要面對家長在填鴨教育、速成文化下的質疑聲浪,「沒有紙筆考試怎麼會知道他們會不會」、「買不到自修怎麼複習」?

黃怡真坦承,要在這些眾多壓力之下,還能夠守住某些堅持,必須仰賴教師之間的協同合作,甚至透過公開觀課,互相給予建議,這是很重要的過程。

「我們會在教室後方架設錄影機,以便記錄老師和學生的互動狀況。」

黃怡真表示,輔導教師甚至要詳細寫下一堂課內教師移動的次數、主要移動的區域,才能提出「班上主動提問的多為男同學,教師對女同學的回應多半以個別指導為主,很可能跟班級學生特質有關,也可能與教師關注焦點有關…」等具體提醒。

無論是共同觀課或協同教學,黃怡真認為,每個老師都需要有人擔任自己的第二雙眼睛,提供教學者不同視野,看到自己在教學上的特點,才能引導學生進行最好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