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院士抄的碩士 可得諾貝爾了
學者諷
針對綠營立委烏龍爆料,直指台大新任校長管中閔抄襲暨南大學EMBA碩士班學生論文,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教授吳昆財反諷表示:「一位中研院院士抄襲一位碩專班學生論文,即代表這位學生已具備諾貝爾得主的資格,恭喜我們的國家,終將出現一位經濟獎得主」。
「一位院士抄襲一位碩專班學生論文,那麼這位學生已經具備諾貝爾得主的資格了,恭喜我們的國家,終將出現一位經濟獎得主了!」吳昆財打趣地說,「讓民進黨執政也不錯,因為好玩,尤其好學生馬英九執政時,實在太無聊了,太無趣了,人生乏味,如今讓一群二百五坐在廟堂之上,什麼鳥事、荒唐事,全部來了,這簡直如明朝的正德皇帝,和其一群伴當,讓22K的台灣,有了花田囍事!」
台師大名譽教授吳武典表示,基於大學自治機制,大學校長遴選與聘任應回歸到遴選委員會,現在受到外圍政治力量影響,「遇到不如意的就找麻煩,很糟糕!」
吳武典強調,管中閔既然能選上台大校長,即代表治校理念能說服校內師生,想要討論其適任與否,也是要看他上任之後的執行力再討論,「眼見現況,不只是政治潑糞,教育也在潑糞,這樣繼續發展下去,對台灣高教與社會都不好」,面對大學校長遴選過程與結果近來引發多起爭議,他呼籲應回歸大學自主,避免政治力量介入。
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暨通識教育中心合聘教授潘兆民認為,張廖萬堅未善盡查證之責,就指控管中閔的做法,嚴重傷害台大大學自主與大學自治,更傷害台灣學術價值,「身為執政黨卻沒有執政黨的樣子,帶頭抹黑算計,罔顧社會道德價值」,在學術嚴謹的殿堂中,以此手段操作、作為打手,也是對張廖自己的傷害。
潘兆民表示,在學術體系中,老師指導學生、學生以老師的觀點書寫在論文中,是習以為常的情況,這算抄襲嗎?張廖萬堅身為碩士專班畢業生,理應清楚論文研究必須引述清楚、查證來源,卻做出未查證就質疑他人學術的指控,根本搞不清楚狀況,事關個人學術尊嚴,不該無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