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紫宸:陸對台政策轉空台
優惠幅度之大 近年少見
國台辦送大紅包,向台商、台灣人才招手。前工研院知識經濟暨競爭力中心主任杜紫宸指出,這對以大陸當地為發展主體的企業來說,是一大利多,而對將核心價值留在台灣的上市櫃公司,卻有人才流失的隱憂。他強調,政府當前留才方案僅限縮在博士生等一小撮年輕人,根本是投錯藥!應恢復《產創條例》公布前的員工分紅制度,才能解決問題。
工總理事長許勝雄指出,大陸新出爐的惠台政策,就是強化在地生產,提升產業價值鏈,以貿易起家的台灣,唯有改變舊思維,主政者拿出魄力「重商」,突破過去一些莫名民粹包袱,在乎產業發展,才會有創新作為,突破困境。
杜紫宸強調,人才與企業發展息息相關,過去1、20年來,各國都向台灣人才招手,像是早期的微軟、惠普等,後來的Google、臉書來台發展、設研發中心,就是希望訓練一批人,未來到大陸為其打江山。
杜紫宸分析,大陸其實近來一連串出台的人才政策,在在向國際人才招手,如協助家屬就業、接受教育、購屋等,其要用全球人才的政策方向十分明確,不只針對台灣。
「台灣政府在留才上也做了一些事,但事倍功半!」杜紫宸說,其盲點是經濟發展所需的主要人才,並非剛畢業的博士生、年輕人,而是有經驗、工作一段時間的研發、國際、管理等中高階人才,但政府現在只裁培剛畢業的年輕人,而這些人未來發現舞台在大陸,留在台灣沒什麼發展,成材後還是會離開。
杜紫宸直言,國台辦這政策對台商轉型、民眾就業的影響力度挺大,預期這「懷柔」招式,將會給蔡政府帶來很大的壓力。依其解讀,大陸對台政策,已經由「窮台」、「笨台」變成「空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