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16李侑珊/台北報導

國輻中心獲選百大發現

2億年前恐龍完整膠原蛋白

image
圖為國輻中心研究的雲南祿豐龍化石。(國輻中心提供)

 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李耀昌,帶領國際團隊,在距今1.95億年前雲南祿豐龍肋骨化石的微血管中,以非破壞檢測的方式,發現膠原蛋白被完整保存,研究成果獲《發現雜誌》選為「2017年全球百大發現」。

 自2011年開始,李耀昌除了與中央大學、成功大學、中興大學的教授合作,也邀請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學者加入研究團隊,前往雲南投入祿豐龍研究。

 國輻中心表示,李耀昌團隊在距今1.95億年前的雲南祿豐龍肋骨化石的微血管通道中,發現全球保存完整、最古老的膠原蛋白、赤鐵礦微粒聚晶(Hematite Microcrystals),這項研究成果被全球最知名的科普雜誌《發現雜誌》(Discover),選為「2017年全球百大發現」第12名,也是近年來,由台灣學者主導且作為第一作者單位,首度登上《發現雜誌》百大發現的研究。

 有別於一般科學家將恐龍骨頭溶解後,再萃取出膠原蛋白的破壞性檢測,李耀昌新創實驗法,利用同步加速器光源,以非破壞檢測方式,進行二維空間掃描,證實在雲南祿豐龍肋骨化石的微血管通道中,存有第一型膠原蛋白,而第一型膠原蛋白正是血管壁的主要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