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0 曹俊漢

兩岸鑰匙在憲法裡

名家觀點

最近行政院長賴清德表示:「如果九二共識就是兩岸鑰匙,這在台灣找不到」。那麼我們要問兩岸鑰匙在何處?蔡英文總統一直強調兩岸要維持現狀,溝通要有善意,難道這與「九二共識」所稱的一個中國無關?蔡英文是依據《中華民國憲法》選出來的領導人,那麼我們也要問:九二共識在憲法裡能否找得到?如果可以找得到,那麼賴清德在台灣找不到的說法便是「自摑嘴巴」,不攻自破。

蔡英文堅持的基線是《中華民國憲法》,而賴清德當的是《中華民國憲法》的行政院院長,儘管賴清德口口聲聲宣稱是「台獨工作者」,但也要維護與遵守憲法施政。這部憲法是堅持一個中國的概念,僅不過國家目前尚未統一,兩岸人民關係需要特別規範,因而出現「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兩個次概念,這項法例仍是立於「一個中國」的概念之下。九二共識揭櫫的一個中國的概念就是這種表述。

陳明通接任陸委會主委,信誓旦旦地以《中華民國憲法》與《兩岸關係條例》作為兩岸關係發展的基礎。以陳主委的睿智思維及兩岸經驗,《中華民國憲法》蘊含的一個中國概念昭然若揭,他不會不理解,而兩岸又是憲法下的兩個地區,大陸也無法不承認。因之九二共識的解套鑰匙在台灣是可以找得到的,那就是「一個中國、兩個地區」的共識。

至於「兩個地區」如何在政治上發展,朝向一個中國,則是兩岸心領神會的事情,但兩個地區如何互動以具體作為,讓兩岸皆體認到是在「一個中國」框架之內落實,則是兩岸的政治智慧發揮。我們甚至可以說,「一個中國」僅是一個遠期的目標及口號,而「兩個地區」則是當前可以操作且具體執行政策的空間。

對大陸來說,「九二共識」既然無法在台灣官方的平台上互動落實,那麼就讓它在台灣成為「自我規律政策」形態下使力。大陸日前公布的「惠台31項措施」,涵蓋廣大層面,完全利用在「兩個地區」的概念上著力,以優勢的「國民待遇」原則,喚起台灣地區的各行各業向大陸各地發展,不動聲色地朝向「一個中國」目標邁進。

台灣抗拒「九二共識」其實是在抗拒「一個中國」下的台灣主權被剝奪的說法。蔡英文就任總統未見其有「台灣獨立」的言論,卻堅持《中華民國憲法》為其施政基礎,給予中共等待她能從中華民國的認知而走向「一個中國」的空間。換言之,「一個中國」存在著模糊及解釋空間。這種對主權觀念的稀釋而各說各話便成為台灣能與大陸溝通的最大公約數。

接受「九二共識」能使台灣立足在全球治理的空間,台灣在世界發聲的地位比漂浮的主權更能表彰存在的價值。相信我們能在世界衛生大會出席發言,比空抱主權更來得凸顯我們實體的存在。(作者為文化大學政治系講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