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穩定崛起中國遇川普亂流
很少看到美國總統當得像川普這樣,醜聞與政治風暴不斷,大有坐不滿任期的風險。但另一方面,川普在鐵粉支持下卻「關關難過關關過」,而且早早展開競選連任的布局。川普走在天堂通往地獄的鋼索上,毫無忌憚地揮舞著鋼刀,為保衛總統寶座而戰,醜聞風暴捲得愈大,自保攻勢就愈凶猛。美中競合關係正進入逆轉與否的關鍵點,川普的不可預測性成為中美關係能否維持平穩的重大變數。
川普的醜聞主要在三方面,一是性騷擾與婚外性關係,二是通俄門,三是他是否防礙司法,阻撓對通俄門的調查,相關的司法與國會調查正對他步步進逼。前聯邦調查局局長柯米日前出書,痛批川普的領導風格有如黑幫老大,而且滿口謊言、道德淪喪。不過,擅長煽動炒作的川普已讓美國社會嚴重撕裂,反川、挺川壁壘分明。即使醜聞接二連三,川粉照挺不誤,反正虱多不癢,醜聞多也見怪不怪。除非司法調查真的進入到彈劾階段,否則一身爭議的川普可能屹立不倒。
不過川普畢竟感受到了危機迫近,去年底阿拉巴馬州和今年3月賓州聯邦眾議員補選,川普力挺的共和黨候選人都敗下陣來。今年的期中選舉如果再輸,川普的政治聲勢必將大挫。他缺乏治理之才,亦無長遠策略,拚連任比什麼都重要,因此言行多著眼於鞏固基本盤,日益身陷危機風暴的川普,更是使盡渾身解數投鐵粉之所好。對中國態度轉趨強硬,甚至不惜發動貿易戰,便是在此算計脈絡下的產物。
打從競選,川普就鎖定全球化自由貿易的受害民眾爭取支持,就任後劍及履及。他指控其他國家大占美國便宜,尤其痛批中國進行不公平貿易。他先對太陽能板、鋼、鋁加徵關稅,又加碼宣布計畫對中國進口總值約500億美元商品加徵25%關稅,中國則以同樣的加徵關稅作為回應。
以當前美中貿易相互依賴之深,貿易戰恐將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但對川普來說,他靠著美國拳頭大逼其他國家讓步,多少能逼出一些成果,這將成為他的政績。對外姿態擺得愈凶,愈能向鐵粉證明自己才是美國利益的捍衛者,川普這鋼刀揮得穩賺不賠。
川普不只在貿易上擺出戰鬥姿態,在國安報告中把中國定位為戰略競爭對手,實則是在更高格局上將美中關係作重新定位,從夥伴之合轉向對手之爭。拉攏印度、越南,強化軍艦穿越南海等,都有反制中國擴張之意。很多人以「修昔底德陷阱」來形容美中關係,一個崛起強權必然挑戰既有強權,既有強權也會做出反制,終而引爆戰火,也有人將之形容為新冷戰。
不過現在的情勢終究和冷戰不同,中國並沒有建立集團或藉代理戰爭與美國爭奪全球霸權,昔日的蘇聯,也遠不像如今中國與美國有廣泛的貿易與社會交流。身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維持對外關係和諧及全球穩定的環境,才最符合中國利益。雖然中國的「一帶一路」有意擴張影響勢力,航母艦艇自由進出太平洋,實質上打破美國設下多年的島鏈封鎖,在南海造島更引發美方批判,這些都是一個新崛起大國試著伸展手腳為自己重畫地盤,但還不至於直接引發美中衝突,而比較是一種逐漸推擠美國既有勢力、重畫東亞政治版圖的冷對抗。
事實上,中國現在基本上已經改變了東亞政治版圖,成為美國無法壓抑圍堵的東亞第一強權。這個新現狀已經建立,美國即使強化與日本、越南或印度的軍事合作,增加在亞太的軍事存在感,也無法倒轉局勢。何況在許多國際問題上,包括令人頭痛的北韓,美國都需要中國的合作,因此雙方之間有競爭、有角力,但也必須合作,不必然會走向宿命的對決陷阱。
中國成為東亞第一強權是大趨勢,東亞政治版圖逐漸改變也是大趨勢,但大趨勢之下難免有小亂流。川普為了擺脫醜聞製造政績,在對外關係上採取更保護主義的鷹派手段,是亞太情勢的一項變數。無論對美國還是對世局,川普不斷製造難以捉摸的新狀況,若他連任,還真難說他又會給世局帶來什麼影響。穩定崛起的中國,遇見川普亂流,還是穩健回應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