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青運悲情不如務實
台中市東亞青運主辦權被迫取消,猛然捲起千層浪花,兩岸之間再起波瀾,其實錯全在少數台獨分子,只要承認九二共識,大陸是不會干擾我們參加國際活動,馬政府時期兩岸互動足以證明,只要不搞台獨,大陸都能接受,甚至支持,四年前同意支持台中辦「東亞青運」就是如此來的,但台灣在台獨當政後卻想打破原有的架構,想改變中華民國名稱為台灣,說是要「正名」,不這樣就是台灣被打壓,假借「名稱」問題在搞台獨,還說這是「務實」。台灣的各種國際活動參與,多年來務實的優先順序應該是「參與」為先,「名稱」問題量力而為,但民進黨一取得執政,反其道而行,一味強調「正名」,完全不在乎實質參與,這樣的戲碼反覆上演,當務實的國人在那裡努力維持參與,但務虛的台獨政客卻在那裡追求改名。
幾天來,外界把矛頭指向紀政發起的「東奧正名公投」,她竟然說沒有「奧運殿堂」,台灣選手也有其他機會能被看見,台灣可以辦很多「國際性賽會」,甚至於「更強的比賽」。就算最後台灣隊不能參加奧運也沒關係,民進黨會繼續力挺。心中只有台獨意識形態,完全不顧選手的參賽權益。
如果蔡英文真心支持,這種阿Q式的自嗨思考邏輯,以後不必這麼委屈到處爭主辦權,自己辦個「更強的國際性賽會」就得了。其實東奧正名公投,只是一小撮獨派人士所為,根本難成大事,只能算是星星之火,但蔡英文刻意放任的結果,終於造成燎原之勢。「東奧正名公投」一提出,外交部、教育部都反對,體育署也警示中選會,高層依然執意放任,視若無睹,現在挨打了又開始打悲情牌,民眾不禁要問,孰令致之?
三月中選會召開公投案公聽會,外交部、教育部都表達了反對意見,認為公投案牴觸國際協議。這代表國安部門已注意到可能後果。蔡英文仍然繼續任由最壞的結局發生,府院高層要負最大責任。五月初國際奧委會在瑞士洛桑開會,做出「不同意」中華奧會改名的決議,體育署行文告知中選會,中選會不聽取專業意見,執意將該案納入公投,種下遭停辦的禍根,剛愎自用,難辭其咎。
其實各打五十板,說台獨不對,但大陸也太鴨霸,都是昧實鄉愿之言,完全模糊了是非因果。「東亞青運」被取消,就是民進黨搞台獨的結果,把好事弄壞的責任完全在台獨,甚至有說這就是為了年底選舉算計好的悲情牌。國際事務有一定的遊戲規則,關門自嗨或弄個公投,別人是不會理睬你們的,若台獨再胡搞下去,國際奧會的懲罰這次還是輕手、前菜,下面會出重手嚴懲,「中華台北」有可能被逐出奧會比賽。 (作者為退役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