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6李侑珊、簡立欣、林欣儀、莊旻靜、林雅惠/綜合報導

學測國文偏難 著重廣泛閱讀

宮廷劇、樂評、小行星也入題

image
108學年度大學學測25日進行第一天的筆試,各校派出不少應援團在考場大門口,拿著標語為準備應試的考生加油打氣。(季志翔攝)

108年大學學測國文科考試出題靈活,題目不只包含陸劇《延禧攻略》,樂評人馬世芳撰寫〈煙花與火焰的種子〉一文,評析音樂人羅大佑、李宗盛的作品及其時代性,還有陳樹菊小行星等短文都成為閱讀題目,國文教師普遍認為,考題整體偏難,且閱讀量重,考生平時需累積語文素養,否則答題不易。

純貴妃魏瓔珞 考場強碰

大學學測25日登場,國文選擇題出現宮廷劇《延禧攻略》,以及歌手羅大佑、李宗盛的創作風格,考生普遍認為「中間偏難」,只要平常文學閱讀基礎不錯,應能從容作答。

 「純貴妃不認為自己的雅會輸給魏瓔珞的俗…」,台中一中黃姓考生說,考題中出現最近很夯的宮廷劇《延禧攻略》劇情,考的是對「比喻強化」的認知;此外,關於羅大佑、李宗盛作詞風格的描述文章,題目則考對2人創作歌詞的描述,及有哪些歌詞符合「歷史國族」情懷,高雄中山高中楊喻翔說,雖然自己是90年代,但有聽過這2人的歌,難度屬三顆星,不算難。

師大附中國文教師林宗賜認為,日前高中國文文白比例爭議不斷,但今年國文學測出題卻顯得平均,第1冊到第5冊的內容都有入題,「文言文與白話文都照顧到了。」

命題方式 不以課本為主

林宗賜也提到,今年國文科學測考試也反映國文教學已跳脫傳統,講究跨領域,國發會的重點人才供需調查與推估數據也成為題目,目的在於測驗考生的統計判讀能力,出題已打破以課本為中心的命題方式。

閱讀題方面,林宗賜強調,出題十分多元,像是評析羅大佑與李宗盛的文章都成為考題,對年輕人來說,如果沒有接觸,答題必然很吃力,因此考生必須在平時累積素養,廣泛閱讀,了解學習語文不只侷限於文學部分,才能抓到答題要點。

林宗賜說,改寫自張小虹的〈我們都是青少年〉,描述的是對作家白先勇崑曲《牡丹亭》的解讀,此部分在第26題與第27題的選項上,要求考生選出正確的解讀,但老師與學生的理解恐不同,建議大考中心未來在設計類似文章鑑賞的題目上,答案能更明確,避免爭議。

文言白話平均 都照顧到

全教總國文科教師群指出,今年國文學測試題整體偏難,不只命題符合素養導向,內容靈活,在科普之外又增加藝術、繪畫、戲曲、音樂等試題,更提高閱讀教學的重要性,並導引閱讀與分析的重視;在各類考題占比部分,文言文占43%,有18題,共占46分,白話文則占57%,共24題,5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