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選刀光劍影 藍軍當心翻船
倡美式初選 吳敦義布局全黨員投票
新聞透視 國民黨黨內初選制度爭論白熱化,挺朱派力爭全民調,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昨突然「把話講開」,怒批全民調主張「置黨員於何地?」耐人尋味的是,從黨中央與中常委近日的談話透露出,所謂「美式初選」,是為了包裝「全黨員投票」,吳敦義在黨內對手朱立倫啟程訪美日開戰,確是令朱立倫措手不及。
趁朱出訪 公開放箭
資深媒體人趙少康提出「美式初選」構想,原是希望炒熱國民黨初選氣氛,透過激辯帶動選情。美式初選在美國各選區進行方式並不相同,但主體性是黨員投票,由於台美選區大小差異極大,「美式初選」方式很難百分百在台複製,國民黨頂多做到在各縣市多辦幾場辯論會、造勢會,最後就回到黨員投票,「黨員投票」是美式選舉的主體,而那些造勢、辯論其實都是虛的,最後就是回到比拚黨員動員力,所以,美式初選只是「全黨員投票」的外衣。
提名失利 也不抬轎
吳敦義雖一貫強調黨內初選慣例是黨員投票與民調三七比,但昨天在受訪時,透露出他為全黨員投票預留了空間;另值得注意的是,吳還說「有常委建議總統候選人要兼任黨主席」,其實黨章並無此規定,過去也無前例。但他說,「全體黨員透過投票來選擇,最新黨員的民意就出來了嘛」,也就是說,「美式初選」事實上是跟「被提名人兼主席」綁在一起,唯有採取「三七比」與「美式初選」才能達到這個目的。
就現狀而言,全民調對朱立倫最有利,但若變成黨內組織動員賽,手握黨機器的吳敦義及黨內地方派系尊崇的王金平機會更大,吳敦義佈局「全黨員投票」就是為了降低朱勝出機會,讓他跟王的機會更高些。
一意孤行 製造矛盾
現在的國民黨主席權力已經不若過往,以吳敦義的立場而言,假設沒獲得黨內提名,做主席為人抬轎也沒意思,假設吳動員成功,爭取到黨內提名,就達到目標,假設選舉失利,他可以卸除黨務,不必為他人募款做嫁衣。
吳敦義都說這些想法是中常委提案,可謂機關算盡,身為黨主席,若一意孤行到底,只做對自己有利的制度,恐將製造黨內更大的矛盾。國民黨2020看似逆轉有望,不過要是黨內初選也要明槍暗箭,殺得刀光劍影,四分五裂,好好的一局也可能輸到脫褲,選民即使不滿民進黨,也沒有投票給國民黨的義務,國民黨沒有分裂、內鬥的本錢,應該要推出最能讓選民接受的人選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