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6魏怡嘉/台北報導

健保若不全給付 不妨納入差額

一個20多萬 患者吃不消

一位頸椎椎間盤嚴重突出病患,壓到神經疼痛難耐,醫師評估需手術,卻陷入選健保還是自費的痛苦兩難,若用健保給付的椎間融合術醫材(cage),術後不僅頸部活動度限縮,8~10年後亦可能出現鄰近節病變,屆時嚴重恐怕要再開一次刀,自費人工椎間盤(disc)雖然沒有這些缺點,但一個就要20多萬,由於年輕未來日子還長,只能含淚掏錢選擇自費,且無法扣除原來健保給付cage的錢,相對剝奪感令病患感嘆更深。

 「我很想選健保,但到後來實在選不下去。」一位已做頸椎人工椎間盤置入的病患說,因為有三節要換,全選用健保等於固定三節,活動度會更差,雖然可以一節用健保,另二節自費做disc,但想到還有鄰近節病變問題,最後決定三節全自費,前後花了80萬,扣掉保險,也自付50多萬;只是有對民眾好的醫材,為什麼健保不納入?至少讓民眾可以付差額,多少也可以減輕民眾負擔。

 一位神經外科醫師表示,隨著醫材及手術的進步,對病患的術後復原及行動能力有很好的幫助,以disc為例,其活動度的優勢,當病患需做三節以上時,完全改善採用融合固定的角度受限問題,且其在年輕病患身上所能發揮的效益最佳,這些病患對disc的需求高,健保應納入給付考量。

 這位醫師又說,即便是cage,現在也有很不錯的醫材,可大幅降低鄰近節病變的問題,且價格在5萬元左右,與健保給付的塑料及鋼片價格4萬元相差不遠,健保實在沒有道理不納入,即便不全給付,納入差額相信對民眾也會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