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02報導林周義

搶救心肌梗塞 黃金時間90分鐘

中年患者死亡率增3成 維持4招避免心血管疾病

image
本報與新光醫院合作舉辦「旺旺中時生活講堂」,民眾反應熱烈。(張鎧乙攝)
關心心血管健康,講座現場民眾踴躍發問。(張鎧乙攝)
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邱俊仁演說精彩。(張鎧乙攝)

一名中年男子,看起來身體健康,運動沒問題,甚至可爬山,只是偶爾感覺胸悶、胸痛。前往就醫發現罹患狹心症,血管空間僅剩一個小縫。醫師表示,近幾年來,中年心肌梗塞患者的死亡率已增加約3成,呼籲民眾戒菸、運動、控制飲食及定期量血壓,以免心血管疾病找上門。

 本報日前與新光醫院合作舉辦「旺旺中時生活講堂」,邀請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邱俊仁、新光醫院心臟電生理科主任蔡適吉分享心血管疾病預防之道,民眾反應熱烈。

 國人第2大死因

 心臟疾病是我國第2大死因,根據國健署統計,2017年共有2萬多人死於心臟疾病,僅次於癌症死亡人數。邱俊仁表示,冠狀動脈心臟病及急性心肌梗塞是最常見的心臟疾病,近幾年來,中年心肌梗塞者的死亡率已上升3成,老年患者則持平。若心肌梗塞發生,搶救的黃金時間為90分鐘。

 2017年的某個午後,新光醫院10分鐘內湧入3名心肌梗塞患者,清一色為中年男子,阻塞比率達100%。該院正好有3間心導管室,主治醫師趕在90分鐘內將血管打通,男子們幾天後也順利出院。

 邱俊仁表示,年紀越大,血管越硬,阻塞的機率就越高,提醒45歲以上男性、55歲以上或停經後的女性、高血壓、高膽固醇及高血脂、肥胖、缺乏運動、壓力大、個性急躁、有家族史者留意。只要符合前述2項條件,就是心肌梗塞的高危險群。

 多數人心肌梗塞前會感覺胸悶、胸痛,但某些神經鈍化的老人,則可能以暈、無力的方式表現。邱俊仁提醒民眾,若要預防心血管疾病,應戒菸、適當減重、攝取均衡飲食及定期量血壓。患有狹心症者,出現風吹草動,如胸悶、胸痛的頻率增加時就需掛急診,以免心肌梗塞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