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2李怡芸/綜合報導

老字號傳人 張樺讓紙紮躍上舞台

 民俗藝術在民間代代相傳,在兩岸又各自長成不同的樣貌。其中與祭祀相關的紙紮藝術,透過年輕一代努力,不但保留老祖宗的智慧,同時也開創屬於當代的視覺美學。誕生於清末的廣西恭城老字號紙紮坊「張福記」,第五代傳人張樺雖是90後的年輕人,但卻一心守住祖業,期許讓紙紮以更創新姿態進入現代生活。

 紙紮萌芽於唐代的宗教祭祀活動,而至明清時期,每逢節慶,民間藝術用竹篾、彩紙所製作的各種燈彩、花車、人偶等已遍及城鄉。張福記傳至第四代張斌,則因文革等因素,紙紮被視為是「封建迷信」而被迫放棄,然而第五代的張樺,卻單純出於喜愛,從小跟著祖父張遠東,手把手地學了不少紙紮技藝。

 張樺回憶童年時當同學們在爬樹、遊戲時,他在作坊裡彎著竹蔑,學著糊紙和上色,為了做好紙紮中的戲曲人物,他還拜師學起桂劇。為了讓紙紮有新的可能性,他選擇就讀廣西藝術學院的場景設計系,畢業後放棄保送研究所回家接班。

 由於紙紮工藝耗時費日,這個行業也越來越沉寂,為了讓紙紮能夠在當代有更多的可能性,張樺將自己所學的舞台道具結合紙紮,陸續參與了廣西歌舞劇《東島人家》、兒童劇《魔豆》的舞台道具製作。他同時並改良了傳統紙紮不宜保存、重量過重等問題,把竹篾的材質由竹子改為鋼線,又在傳統黑白綠紅4個顏色之外,大膽採用了螢光色。

 作為紙紮工藝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第五代傳人,張樺2014年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將紙紮與舞台道具、民族服裝設計結合,訂單已然遍布全國甚至包括澳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