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1報導林淑娟(莫三比克傳真)

許瑋甯噴母愛 前進莫三比克當孩子王

陪伴孩童學葡語 親手調配營養餐

image
許瑋甯(中)與小朋友一起用親手製作的顏料畫畫寫字。(林淑娟攝)
許瑋甯(中)教莫三比克的受助兒童們用「手掌」創意作畫。(林淑娟攝)
許瑋甯(右)餵食兒童,母愛噴發。(林淑娟攝)
妮爾莎與許瑋甯(左)一起搗碎樹葉製作顏料。(林淑娟攝)
許瑋甯(左二)親自為幼兒們調配營養滿點的食物。(林淑娟攝)
許瑋甯(右)教小女孩用自己的手掌畫畫,與小朋友拉近距離。(林淑娟攝)
Box

台灣世界展望會資助兒童計畫代言人許瑋甯,9月前往非洲莫三比克莫古巴縣進行探訪,不管是拜訪計畫區內的小學、閱讀營,或與資助兒童們一起作畫,她所到之處都秒變「瑋甯姊姊」,與當地小朋友快速打成一片,有如孩子王。拜訪哥諾諾社區健康委員會時,許瑋甯也親自參與媽媽教室,向媽媽們學習如何為嬰幼兒調配營養又好吃的食物,她在餵食嗷嗷待哺的小朋友時超有愛,完全母愛大噴發!

 為消弭莫三比克兒童營養不良問題,世界展望會協助當地社區成立媽媽教室,提供嬰幼兒餵食訓練、備餐示範及營養觀摩。許瑋甯表示,媽媽教室裡有許多可愛又熱情的媽媽,她們就像台灣的義工媽媽,經訓練後,5個媽媽一組來照顧社區裡的孩子,「這些媽媽都很開心快樂在做這件事,是很有愛又熱情的一群人,愛的力道強大到會讓你整個鬆下來,讓我們像是一家人,而不是陌生人或客人。」

 用唱歌介紹食物營養

 熱情的媽媽們先以唱歌方式為許瑋甯介紹木瓜、番茄、香蕉、樹薯、椰、小魚乾、玉米粉等食材,透過歌詞介紹每種食物的營養,接著再教她如何按照比例為兒童調配餐食。當她準備開始餵食小朋友時,媽媽們也超熱心在旁指導,協助小朋友飯前洗手,一個完全不怕生的可愛小女童,主動鑽到許瑋甯身邊,她手一比,女童就乖乖坐下,只是當許瑋甯還在攪拌、慢舀食物時,女童可能太餓了,竟忍不住自己動手抓,眾人取笑許瑋甯:「這位媽媽動作太慢了喔!」。

季節決定畫畫的顏色

 除了在媽媽教室散發濃濃母愛,許瑋甯也在學校和閱讀營展現出她當老師的潛力!她毫無違和與孩子們坐在一起,一塊兒學葡萄牙文ABC,並了解老師們如何透過新的教學方式及改善環境以提升兒童識字能力;她也與資助女童妮爾莎及她的同學們一起搗碎黑炭、紅磚、樹薯葉加上水和糖,親手做成不同顏色的顏料,讓許瑋甯不禁驚嘆:「原來顏料可以這樣做!我也學到了一課。」

 許瑋甯說,除了利用樹葉、黑炭與紅磚,其他季節還可以採到白色蘑菇、小黃花,做成其他顏色的顏料,「在這裡,是季節決定你畫畫的顏色」。她與孩子們用自己親自製作的顏料一起作畫,她畫了一朵花,寫上自己的英文名「Ann」,其他孩子見狀也紛紛在紙板上寫上自己的名字。

 一起搗樹葉的妮爾莎告訴許瑋甯,以前學校雜草遍布、沒有廁所,他們只能坐在地上上課,每年至少有一周全校學生都要一起砍草、蓋屋頂,因為只要一下雨,屋頂就會毀掉,她很不喜歡做這件事,除了很累,也會因此無法上課,自從世界展望會幫忙蓋了學校和乾淨的廁所,提供課桌椅,他們再也不用擔心下雨學校就會被沖毀、衣服也可以乾乾淨淨,妮爾莎還說,全校她最喜歡的角落就是閱讀營,她很愛在那裡學葡萄牙文、看書。

 許瑋甯感觸良多,「我們現在生活中的小朋友實在太幸福、被保護得太好了。今天想要畫畫,我們只要直接走出門買水彩、蠟筆或各種顏料,只是便宜、貴、更貴、非常貴的差別。而他們卻需要把磚頭、木炭、樹葉搗碎,再混合米、水等東西才能變顏料。我們想開燈,只要一個動作就可以,他們連家裡都是暗的。」尤其她發現這裡的孩子真的很愛讀書,在愈難學習、愈難上課的環境裡,可以正常上課讀書,對孩子們來說是愈開心的事,「多去看看這世界,我們就會知道自己有多麼幸福!」

 這趟莫三比克行,許瑋甯完全展現超會逗小孩、與小孩互動的那一面,她笑說可能是因為從小在大家族成長,家裡弟弟妹妹多,所以跟小朋友相處時,很了解他們會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害羞的就不要強迫他,不害羞的就找他喜歡的,哭鬧的便想辦法轉移注意力,「每一個小朋友都有打開他們心防不一樣的方式。」

結婚生子沒有時間表

 記者誇她「真的很適合當媽媽」,許瑋甯大驚反問:「為什麼不是適合當老師?」她說,教自己小孩跟教其他小朋友是不一樣的,也許教自己的小孩不見得會那麼有耐性,「我適合當老師!比當媽媽還適合!」不過她說,因為與家人之間的感情一直都很緊密,結婚生子一定是她必經的過程,肯定會成立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小孩,讓原生家庭愈來愈擴大、讓愛開枝散葉,是他們家所有小孩的夢想藍圖。不過她認為結婚生子都要順其自然、目前沒有時間表,尤其男友現在的工作正起步,忙著籌備拍攝自己的電影,所以這些事都可以緩一緩還不急。

 台灣世界展望會與代言人許瑋甯籲請各界一起加入「資助兒童計畫」,號召親朋好友一同響應「資助她!改變非洲的1000個契機」,為至少1000名身處最脆弱環境的非洲女童找到資助人,支持她們接受教育、學習知識與技能,不僅轉變自身生命,還可發揮影響力,促成更多兒童、家庭與社區的正向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