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4鄭郁蓁/台北報導

世衛規定 避汙名化溝通無礙

武漢肺炎改名 外界質疑去中國化

image
因應大陸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啟動加強邊境檢疫應變措施,檢疫人員登上武漢飛抵桃園機場直航班機,執行檢疫及宣導工作。(檢疫局提供)

 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把大陸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命名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有別於過去如2013年MERS-CoV命名為「中東呼吸道症候群」以地名定之,命名「去中國化」引發媒體關注。專家表示,世衛2015年即制定命名原則,病毒命名應避免造成某些行業或社區「汙點」。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過去世衛組織命名傳染病時,往往會以爆發病情的地區或是症狀來命名之,後來卻發現以地名命名會給某些行業或社區蒙上汙點,例如「豬流感」,對經濟和社會造成了無意的負面影響。

 最知名的例子就是2013年MERS-CoV,因一開始爆發疫情情在阿拉伯及約旦等因此取名中東呼吸綜合症,卻影響疫區以外的中東地區的貿易,因此2015年時,中東國家向世衛抗議。羅一鈞表示,德國麻疹、新德里超級細菌也被正名。

 羅一鈞說,過去因檢測工具不發達,因此在症狀不明的時候,只能籠統的以症狀或是地區來命名做防疫,這次大陸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因檢測工具進步,很快就發現是冠狀病毒,能以2019-nCoV來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