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4

社論/讓兩岸愛在瘟疫蔓延時

image
(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防治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應否允許滯留大陸的國人與陸配所生子女入境問題,陸委會決策4度轉彎,主委陳明通的說明治絲益棼,反而引起網路一片撻伐,最後蔡英文總統介入決策,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重新考慮。陳時中定調,關上國門,拒絕不具我國籍之陸配子女入境。

 誠然,蔡政府所持的理由是「考慮當前大陸武漢肺炎疫情蔓延正處於關鍵的高峰期,為了降低來自疫區的人員流動風險」,「防堵疫情」成了回應網路輿情及禁止陸配子女回台的說詞。但開放滯留中國大陸的國人陸籍配偶及其子女返台,是否真的會形成我國的防疫破口,亦或使投入疫情防控的公衛體系負荷超載,造成台灣防疫功虧一簣,危及國人的健康?對照日、韓撤僑,不但允許陸籍配偶入境,還積極與大陸相關單位協商,解決其入境護照與簽證問題,他們重視人權、遵從人道的態度,台灣應該慚愧。

 就爭辯過程來看,禁止陸配子女回台決策的背後,真正因素不是防疫,而是政治,乃蔡政府投網民所好之舉。網路民調顯示,蔡政府的防疫措施,不論是「口罩禁止出口」或是「暫停大小三通及停航多數二、三級城市航點」,皆獲得高達8成民意的支持,甚至逾9成民意支持未來若疫情擴散,全面中斷兩岸交通。蔡英文大選時的「辣台妹」形象,選後仍為票房保證,遇到中國大陸,只要強硬到底即可對人民的胃口,亦可維持高民意支持於不墜。

 為政者應傾聽民意不應剛愎自用,但事事依網路民意作決策,政策被民粹綁架,政治將失去理性思辨的空間,何況防疫為具科學性的公衛議題,民意的好惡恐偏離客觀科學的論證,淪為對新冠肺炎的恐懼或「反中」、「抗中」的情緒表達,但此不應成為政府專業決策的桎梏。

 政府存在的目的在維護其國民的安全,不論人民身在何處,政府公權力的安全保護皆不應缺席。護照的扉頁上,印著外交部長敦請各國對其國民自由通行之協助及保護的字句為國際通例,但當特定國家出現緊急危難,無法提供前述之保護時,撤僑即為必要之手段,兩岸關係雖非國際關係,但此原則亦應準用。國人旅居大陸不是在兩岸間政治上的選擇,蔡政府有義務協助他們返台,而非處處留難,更不應成為民意對中共政權宣洩不滿的代罪羔羊。

 相對於日本以「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的共同抗疫精神,對中國大陸熱情捐輸,台灣不僅隔岸觀火,網路上更無情批判候位副總統賴清德所持的「台灣跟國際社會共同幫助中國,也等於是幫助台灣」的言論,此亦使陸委會在因應滯留大陸國人及陸籍配偶、子女回台決策上動輒得咎。

 全球化時代,天涯若比鄰,彼此存在千絲萬縷的經貿關係,禍福與共,此非國內政治藍綠之別,統獨之分。武漢爆發新冠肺炎疫情後,立即波及全球經濟,台灣亦難幸免,蔡政府為此匡列600億台幣特別預算,推出「夜市商圈餐廳抵用券」以振興內需,但中國大陸疫情短期若未見有效控制,600億元的救市預算恐是杯水車薪。

 唱衰大陸、醜化大陸,不會減緩疫情威脅,更不會讓台灣強大,只會增加自己的業障;藉疫情防控升高社會「嫌中」、「抗中」情緒,將使疫情過後的兩岸關係更難以收拾,將成為蔡總統第二任期的大麻煩。中國大陸指控台灣「以疫謀獨」或許言過其實,但「趁疫打劫」之說實則反映兩岸人民情感的惡化,動搖兩岸和平的基礎。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奎斯在《愛在霍亂蔓延時》,刻畫人性在絕境中的韌性,可使人超克苦痛與磨難,發現內心的真實世界。獲817萬選民支持的蔡總統應具足夠的勇氣與智慧,帶領其支持者在台灣和平與繁榮的道路上前進,兩岸關係處理不好,台灣就不會有確定的未來。

 新冠肺炎是人類健康公敵,亦為兩岸互遞橄欖枝的契機,若持同胞物與之心,當可為兩岸關係重開機會之窗,更可使台灣走出自我封閉的閩南「趙家堡」歷史格局與宿命。